陸恭蕙出任環境副局長的消息,在余若薇,陳淑莊雙雙立法會落馬帶來失落後,總算一抹怡人涼風。
關注環境多年,陸小姐坐上這張隨時吃力不討好的冷凳,或多或少帶來一些希望,總比不屬某區卻空降的議員看來實淨。
須治好的環境不單止大環境題目;開闢新堆填區,機場第三條跑道,兩電申請加價……它們影響深遠關乎港人明天福祉,當然重要。
然而我們身邊,生活息息相關猶如開門七件事的街坊街里環境情況,說小;卻是最貼近民生的軟力量。市民如若生活在一個乾淨企理的環境,自得惠於身體健康,心情暢快;進一步自尊自敬,將管治政府班子寄予信心,相信政府部門,立會,區會議員真辦事,非齋噏。
上週框框寫〈水蒲蓮〉,提醒渠務署仝人,吾鄉聚星路旁之風水塘/集水池之綠癌─水蒲蓮迅速激增。
不過幾天,江南歸來,發現水蒲蓮已清理妥善;如此速度,負責態度,便是所謂香港核心價值其中一項看似小事一件,卻讓市民感覺民生被關注的元素,香港公務員過去優良傳統的表現。
那個部門管清潔香港?
偶然看到瞬間即逝「清潔香港」電視廣告,幾乎過眼雲煙,有幾人留意到?不過值得大眾齊關注。政治風雲大是大非將市民目光給絆倒;如若閣下稍稍夜點走路回家當發覺自市區到新界大街小巷堆積的垃圾數量簡直超乎想像。不少更是大搖大擺自自家店,擺放到鄰家店前,拍拍屁股關人!這個怎可能是香港?那夜親眼目睹,心口倒抽涼氣。
2000年上廣州,見廣州人損人不利己將自家垃圾掃到行人道,大包小包廢物放置人家門前……十二年後,這自私情況在廣州漸已改善,什麼?香港竟然回塘,走內地從前落後的路?滿佈垃圾的夜間香港,快要變成加爾各答,另加滿街滿巷雙程證老老少少妓女,這個城市發生了什麼事?從表面賣相,到本質軟力量都不斷變態轉弱,難道真真符合The City Is Dying?我們真的不想家香港下跌至這個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