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域:歐美脫困需時十年<br>亞洲經濟跑贏 中國未到危險線

首域:歐美脫困需時十年
亞洲經濟跑贏 中國未到危險線

《基金專訪》
美國蘋果發佈iPhone 5成為全球焦點,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不甘寂寞,不足24小時內宣佈推出QE3(第三輪量化寬鬆),刺激全球股市暴升,投資者重新開動「風險模式」買股票。首域投資市場研究部主管賀德勳(Stephen Halmarick)接受本報訪問時指,QE3會獲市場支持,惟各國央行同時推出措施,反映經濟及就業增長失望,經濟前景仍具挑戰性。 記者:高明輝


賀德勳指出,聯儲局延長「零利率」至2015年中,自08年9月雷曼倒閉後,超低息政策或維持近七年。他表示,自己任職經濟師26年,對比87年股災、90年代初澳洲衰退、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08年金融海嘯等,「現時是最困難的時期,經濟增長進展緩慢,零利率政策不尋常地長,惟有力擺脫現時困境的政策選擇有限。」
賀德勳預期,聯儲局未來會繼續用QE,直至就業及經濟轉強,通脹預期維持約2%的目標,惟失業率下跌緩慢,相信未來大部份的增長來自亞洲,歐美面對大型結構性轉型,預計需時10至20年才能走出困局,「當然中間會有周期」。

美國只靠QE頂住

QE1係威係勢,QE2已露疲態,QE3會否仍有效果呢?他認為,伯南克早前指沒有QE經濟會更疲弱,但這無法判斷,因無辦法測試不推行QE的後果,惟儲局有強烈意見認為QE支持經濟,樂意一推再推,相信市場會支持。
但他認為,再出現雷曼式的大跌機會不大,因政府令金融體系如常運作,政客努力確保同類事件不發生,惟經濟日復日了無起色,某程度上是更差。
談到經濟前景,他認為不論歐美或中國,政府放水都是主要利好因素,他指出,未來12個月的增長會較慢,預期今明兩年歐洲都會出現衰退,即是佔全球經濟25%的地區陷入衰退,美國可能增長2%至2.5%,未來的挑戰是會否墮入財政懸崖(加稅同時削減政府開支),預計大選後新政府會快速反應,以確保明年美國不會有收緊政策,否則增長可能更細,財政上美國存有很大的風險,惟QE會支持增長。

賀德勳料儲局未來會續用QE,直至就業及經濟轉強。

中國放水左右大局

亞太區方面,他認為,中國增長已放緩至7.6%,最新數字顯示放緩加劇,中央會否更進取放水是關鍵,而中國領導未來數月換屆,預期新領導會推出更多政策,例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及利率、增加基建開支,未來12個月中國經濟會加速增長,恢復至7.5%至8%的增長率。
市場看中國經濟,開始不看官方數字,改看A股表現,是否反映中國經濟比想像中差。他認為中國不一定放緩,指出澳洲出口礦產至中國,從鐵礦價格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未臨危險水平,認為中國經濟不是如A股下跌所反映般壞。

賀德勳(Stephen Halmarick)簡歷

現職:首域投資投資市場研究部主管
曾任職位:
.Salomon Smith Barney Citibank Group董事總經理及經濟與市場分析部聯席主管(94年至09年)
.曾任職西太平洋銀行、SBC Australia及野村
學歷:
.澳洲麥格理大學經濟學士學位
.澳洲證券學會深造文憑
其他:澳洲商業經濟師(ABE)主席

資料來源:首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