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QE3出台刺激全球股市勁彈,儘管各界意見不一,較多資金回流入市是不爭事實。港股久旱逢甘露,經短期即市反彈後,資金會否延綿注入仍是後市取向關鍵所在。跌市不驚,升市不狂;保持此種心態才可立於不敗之地。恒指上周五收報20629,較去年底18434,累升12%,汽車股長城汽車(2333)跑贏大市一條街,上周五收19.1元,比去年底收11.34元,累升68%,但同業東風集團(489)則由去年底13.4元,回跌至上周五收報10.34元,累跌23%,相形見拙,可否提供低吸機會,值得研究。
營業額勢頭增
身為龍頭股竟然大開倒車,跌幅且比另一同業華晨中國(1114)同期只挫9%更大,難免令人卻步,對東風處境抱觀望態度,導致股價走勢現仍困局於下降通道內,短期內能否突破由5月2日引伸的下降軌為關鍵所在。東風股價近期反覆向下導因之一,是市場擔心中日對「釣魚台事件」態度越來越強硬,與日商有緊密合作的汽車股如東風及廣汽集團(2238),其業務進度可能深受影響(例如國民杯葛購買日貨或中日合產的汽車),備受沽壓困擾,但這類心理影響相信不會持久,上周五所見,廣汽一度勁彈逾8%,而東風則只升4.6%。東風與本田及日產均有合作,在內地產銷商用車、乘用車、發動機與汽車零部件,2011年度(12月年結)營業額1314億元(人民幣.下同),增7.4%;盈利104.8億元,微降4.6%,整體毛利率下跌1.5個百分點,至20.1%,但營業額則保持穩增勢頭。
短線看升14%
今年上半年進度保持,營業額同比增6.8%,但毛利率進一步下降0.3個百分點至19.6%,導致盈利只報53.7億元,減少8.4%。關鍵在下半年,以目前內地汽車業銷售保持平穩增長估計,東風全年盈利可望扭轉下滑劣勢,預測扳到119億元,回增13.5%,每股盈利1.38元,折約1.69港元,現價預測PE報6.1倍,與長城汽車預測PE 10.5倍比較,折讓達42%,加上華晨預測PE 13.4倍,吉利汽車(175)預測PE 8.7倍,廣汽預測PE 7.2倍,均顯示東風正處於落後水平。東風今年6月底NAV每股4.963元,折約6.1港元,現價PB 1.69倍,比長汽PB 2.77倍及華晨4.57倍,分別折讓39%與63%,但與吉利PB相若,比廣汽PB 0.99倍則有溢價70%。東風最近被多家大行調低目標價,其中以摩通最淡,調低至10元,德銀較樂觀,但仍調降至14.7元。東風不派中期息,是較失望之舉,但股價近期不振相信已充份反映這點,以技術反彈角度衡量,先行上試100日線所站11.84元阻力位,看升14.5%。
中渝「雙低」撐股價
2)中渝置地(1224)上周五一度升越100日線,配合成交增加與技術指標好轉,短期有望上試反彈阻力位1.89元,較上周五收市1.72元,上升量度9.9%。中渝在內地西部發展房地產,計至今年6月底,在重慶、成都、達州及貴陽擁有土儲達建築面積1130萬平方米,繼2011年度(12月年結)營業額與盈利分別增加2.2倍及15.7%後,2012年上半年營業額再大增2.5倍至37.1億元,盈利亦增達35%,至2.04億元,已為2011年全年盈利3億元的68%。
現價PB僅0.34倍
較早時中渝公佈最新物業銷售進度,今年8月份合約銷售額達6.45億元人民幣,已售建築面積7.9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勁增1.8倍與2.2倍,可見進度理想,令今年首八個月合約銷售額提升6%至40.3億元人民幣,已售建築面積則增26%至52.3萬平方米。以此進度評估,餘下四個月銷情不俗,預測今年盈利達7.1億元,大增1.3倍,每股盈利0.274元,現價預測PE僅6.2倍。6月底每股NAV高達5.049元,現價PB只有0.34倍,在「雙低」有利條件支持下,可予看好。高彰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