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過男界 - 邁克

撈過男界 - 邁克

嚴格來說,這對在柏林店舖見到的Anniel,形神最似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畫中男人常穿的軟鞋,但受過Repetto恩惠的雙腳尚未踏進去,已經認出濃郁芭蕾氣息,不由自主擺起端正的八字,準備隨時來個或大或半的plie。我們這些做不成舞者的硬骨頭,缺乏本事和邢亮、伍宇烈並駕齊驅,只能寄望移花接木將台上的行頭往身上堆砌,沒有壯薄的腰肢和粗厚的大腿撐起白色襪褲,以「長約翰」替代也是愜意的,虧佬們入秋後的如果沒有你日子怎麼過,成了落地鏡前幻想化身雷里耶夫的道具。跳舞雖然由全身肌肉合力促成,焦點卻無疑聚集在足部,包裹它們的配件有幾馨香可想而知,易服皇后從來不稀罕模仿赤足的伊莎多娜鄧肯,就是這道理。
幾可亂真的仿芭蕾舞女鞋有市有價,七八年前便廣泛侵佔時裝界,往昔非穿上五吋高踭鞋補救高度不肯亮相的名媛,忽然都不介意平底示人。飽受歧視的男性,迄今未被大路設計師關照,幸好製造山寨芭蕾舞孃鞋的廠家偶爾撈過男界,喬裝尼金斯基的美夢才得到滋潤。女店員一聽我對Anniel有興趣,問明平日穿四十一或二,權威宣稱因為物料又薄又軟,應該穿細一碼。我以為她老點,央求兩個號碼都試,結果當然專家有理,稍緊的一雙不但較舒服,而且更具舞台神韻。
講起才知道,原來德國人也迷信送鞋給人不吉利,獲贈的一個將兩隻腳插入禮物,會施展草上飛絕技抽身離去─到底是思路清晰的民族,比廣東人的「鞋鞋聲啋過你」合邏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