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相機鏡頭下的花卉,萬紫千紅、燦爛奪目;醫學用乳房X光造影機下的花卉,只有黑白灰,卻線條層次分明,清麗脫俗另有一番美態。「Floragraphy」一字,普遍形容一般花卉攝影,私人執業病理科專科醫生楊佩成就為其重新定義,「Flower(花卉)」加上「Radiography(造影)」,亦是他首個攝影展「夢幻花影頌」的創作模式。
記者:嚴敏慧
楊佩成醫生,馬來西亞華人,可能是本港首位利用乳房X光造影機,拍攝花卉的攝影師。自小已鍾情攝影的他,1996年從澳洲來港工作,攝影嗜好在港延續,閒時愛為寵物及昆蟲拍照,其後又愛上拍攝花卉。「見到有啲攝影作品,為咗追求透明感,會喺朵花後面打燈」,他「照辦煮碗」試影,總認為不夠透明、不夠靚。
「思前想後,要有透明感,有咩及得上X光?」於是,楊醫生開展了他X光攝影之路。他指,與傳統相機反射光線,投射在底片的拍攝原理不同,以X光拍攝時,光束會穿透花朵,但每朵花的厚薄不一,含水量亦不同,故每次穿透的程度和成品也不一樣,「不像數碼相機能preview(預覽),X光機影要影出嚟先知效果」。
照胸肺機能量太大
X光機的選擇亦是一門學問。楊醫生初時曾試過以胸肺科X光機拍攝,「結果成張片都係黑色,因為部機平時用嚟照肺,X光能量太大,完全穿透花朵咩都冇剩」。其後他試用乳房X光造影機攝影,經不同能量數值配搭,終成功創作出獨特的X光花卉攝影作品。
乳房X光造影機是用一部特製的X光攝影器,女性進行檢查時,會把儀器上的兩塊膠片夾着乳房,X光會照遍整個乳房組織,藉以檢查一些體積極細小的鈣化腫瘤。用作X光花卉創作,花朵會放在膠片上,「暫時嘅心得係花朵唔能夠太大,因為感應器得七吋乘九吋;要做幾朵花拼合嘅創作,只可選擇細花」。
花卉脈絡一清二楚
過去一年多,楊醫生為令作品更具美態,更特地學插花了解花的形態。「影過幾十種花,百合、水仙、康乃馨……有30至40張成功作品,當然失敗嘅多不勝數」。他指,最愛拍攝X光荷花,「線條優美,花蕊都好靚,好多脈絡睇得好清楚」。
楊醫生的18幅花卉X光攝影作品,包括去年獲Nature Photographers Network網上雜誌選為年度最佳圖片獎的X光相片,即日起至10月6日.於中環雲咸街嘉圖畫廊舉行的「夢幻花影頌」攝影展中展出。展覽設相片慈善義賣,每幅5,800至6,800元,收益扣除成本將撥捐香港乳癌基金會。楊醫生透露,未開展前已有七幅作品售出,反應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