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伍雅謙報道】「大學」是「大人之學」,但若大學生「未夠秤」,那該怎辦?城市大學一些探討性和暴力問題的課程,由於要播三級片,就用了拒收、避席、甚至要交家長信,來處理「兒童不宜」課程中的18歲以下學生;但做法被譏為大學「中學化」。
播IIB電影 須家長同意信
在三三四新學制下,學生提早一年入大學,不少仍未滿18歲。有城大學生差兩個月便滿18歲,選修了「暴力與犯罪學」(Violence and Crime),近日突然收到電郵通知指18歲以下學生不應修讀此科,「我好有興趣,(上堂)會唔會Check ID(查身份證)?」這科約有100人選修,算是受歡迎。
還有一科,比「暴力」更受歡迎,叫「性:文化與多元」(Sexuality, Culture and Diversity),約200至300人選修。這兩科的簡介,都無註明禁止18歲以下學生報讀,「未夠秤」學生選修時也未被拒絕,其後卻收到通知要drop科(退修)。
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犯罪學教授黃成榮澄清,未滿18歲學生仍可選修「暴力與犯罪學」,但播三級片如《沈默的羔羊》時,未成年學生要避席;如播IIB級電影,因屬於青少年及兒童不宜觀看,要學生交家長簽署同意信,才可留在課室。
「坦白講,佢返咗屋企自己睇我哋都唔知。」但他說,根據《電影檢查條例》,三級片只准18歲或以上人士觀看。他們現正研究文字教材是否也具限制,「我要check(查)吓《金瓶梅》講唔講得」。
至於「性:文化與多元」一科,由第一、二堂起已播放三級片或展示三級教材,校方索性不准未成年學生修讀。黃成榮建議學生以後再選修。
城大發言人表示,由於學生現仍可更改選修科目,因此暫未能提供有關學生統計數字。
其餘七大院校均表示,沒有限制未成年學生修讀任何課程。教院更指,根據《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條例第28條,所展示物品或事物有利於學術,即可作為該罪的免責辯護。
律師:教學用途不受限制
律師梁永鏗也指出,大學在課堂上播放三級電影,屬教學及研究用途,並非等同「發放」,不受《電影檢查條例》及《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所限。
對於城大做法,有在網上討論區出言譏諷:「真係越來越中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