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專題:港人港地 無助上車

樓市專題:港人港地 無助上車

政府以「擠牙膏式」公佈房屋政策,繼「梁十招」後,再推港人港地、工廈改裝租盤等。不過理想是美好,現實是殘酷,港人港地針對性不足,工廈環境配套與住宅南轅北轍,尤其涉及消防設備、條例等繁複事,大業主意向仍難預計。記者:葉淑貞

「港人港地」落實,明年首季以啟德發展區兩塊細地皮做實驗,共提供約1100個單位,地皮以招標形式推出,仍由私人發展商發展,但限制不多,沒有限呎、限價,只要買家是港人,無論用家、炒家一律可以買。

發展商不會平賣

若以為港人港地必然「有平樓買」,實在是個美麗的誤會。深水埗喜雅早就示範了港人港樓,呎價八千多元一鋪清,啟德地皮初步估算地價將會打七折,約四千多元,三至四年後入伙,發展商唔會「死錯人」,肯定以市況定價,故啟德樓盤絕非為上車客而設。啟德發展區是未來重點發展區域,結合住宅及商業,郵輪碼頭已在興建中,最先進駐發展區為公屋啟晴邨,預計明年入伙;而整個發展區的私人住宅供應量,約為1.7萬個。政府起動九龍東的大計,帶動了啟德發展區相連的觀塘、九龍灣、新蒲崗,這些區域近年都熱火朝天。東九龍上車熱選淘大花園、得寶花園,近日平均成交呎價已達7000元水平,早就是升市火車頭,故自措施公佈後,二手市場並無特別反應。在啟德效應下,預期這類細單位仍會受追捧。至於面向啟德、以天橋相通的譽.港灣亦料受惠,目前平均呎價約1.1萬元。

港人港地政策重點

‧啟德發展區第1H區1號及2號住宅地,提供約1100個單位‧估值42億元,呎價4800元,明年首季招標‧限香港永久居民,不接受公司名義;30年內轉售亦只限港人‧無入息及資產限制

與啟德發展區有天橋相通的譽.港灣,平均呎價約1.1萬元。

活化工廈政策重點

‧全港約700幢位於「商貿」地帶的工廈,可申請免補地價改裝過渡性住房‧修訂《建築物條例》的附屬規例,改裝住宅毋須降低地積比‧單位只限出租,但不限租賃對象

東九龍的工廠區,正進行着新舊交替。

工廈變租盤 實行難度大

政府修例容許合資格的工廈,透過申請改裝為過渡式住宅,估計約700座工廈受惠,可提供適合低收入人士的小型租盤。

業主改建誘因細

活化工廈並非新鮮事,早於09年提出,但得出的結果卻是租金上揚,藝術家與中小企的空間越縮越窄。今次增加改作小型租盤的工廈,仍然只限單一業權,必須全幢一起改,但位處「靚區」的工廈,空置率不高,租金回報穩定,換言之業主先要把租客趕走,再斥資大改建,未必划算;例如政府銳意開發的東九龍,工商物業早已飆升,即使舊式工廈呎價亦已達四千餘元,除非單位租售兩閒,否則只有稍高的回報率,似乎亦不足以打動業主。工廈區廣泛設於交通便利的地區,如黃竹坑、柴灣、大角嘴、新蒲崗、沙田、火炭等,市場上工廈雖多,但除了財團式收購,一般工廈業權分散,要達成共識改裝物業作出租,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