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飆升,解決根本問題的供應量,卻非一時三刻能疏導。權宜之計下,當局惟有控制需求,以時間換取空間,盡量冷卻飆升樓價。市場分析指,銀行在按揭信貸風險的相關指標,雖不算太高,加上金管局要迴避阻礙用家「上車」的批評,該局可出招數其實有限。是次金管局集中收緊俗稱「二套房」要求,亦屬順應QE3形勢下,合理而姿態成份居多的「擺陣」。去年6月,金管局推出五招收緊樓按措施時,已進一步要求銀行,對二、三套房按揭申請人,審批更為謹慎,惟當時未有設定硬指標要求。美國公佈QE3屬市場預期之內,但金管局即日公佈收緊措施,卻頗出意料之外。該局總裁陳德霖,昨日上午先「解讀」華府政策並預警隨時出招,下午收市前約一個多小時,先通知銀行界,旋即於4時半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四項收緊要求。
關焯照:供應問題未解決
而交銀國際地產股分析員劉雅瀚指出:「短期嚟講,嗰4招應該可以壓抑到細價樓升勢,因為之前限制咗啲人炒大價樓,結果轉咗去炒細價樓……由於低息環境持續,措施效果唔會長久,(壓樓價)始終要睇供應。」剛被政府委任為「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經濟學家關焯照(圖)指不要低估政府再推出新壓抑樓價措施的能力,對於新措施只是「買時間」。他說:「相關措施係可以防止一啲能力唔夠嘅買家上車,同埋加重炒家成本,但始終唔係解決供應嘅問題。」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金管局措施旨在穩定銀行借貸風險,壓抑投資買樓需求,避免令樓市泡沫再增大,對於第一次買樓真正用家而言,則未必有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