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美國後,澳洲亦以「恐共」為由,禁止中國主要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參與競投價值380億美元的國家寬頻網路專案(NBN)項目。華為被澳洲政府拒之門外,同時與中興通訊(763)一起面對美國指其產品涉間諜代碼的指控。
華為澳大利亞子公司董事長洛德(John Lord)對澳大利亞國會情報委員會表示,「我被叫到總檢察長辦公室,獲得不能參與招標一事,對於有關決定,我們很失望。」洛德稱,儘管他尊重政府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的權利,但華為沒有得到任何解釋,亦沒有機會作出回應。
華為:新法歧視
澳洲國會情報委員會正審查一項提議中的法律,該提議旨在簡化執法機構獲得監聽電話和監視電腦批准的程式,並強制互聯網和通信企業保存資料兩年。華為指其擔心這一新法可能讓來自某一國家的公司受到歧視,而無助於提高通信安全。失意於澳洲的華為,正與中興通訊在美國出席在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舉行的公開聽證會上,否認公司的設備暗藏有間諜代碼。路透社引述華為和中興管理層的消息稱,其企業的營運獨立於中國政府,並駁斥了在美擴張對美國構成安全風險的擔憂。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歷時一年的調查重點,是華為與中興的設備是否為國外間諜活動提供機會,以及是否危及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如果調查報告確定這些設備構成安全風險,該委員會可能建議採取措施將這兩家公司的產品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
「拒為第三方危害公司」
華為高級副總裁丁耘在書面證詞中稱,「華為從來沒有,永遠不會為任何第三方、政府或其他人危害我們在全球的商業成功,以及客戶的網路安全。」據美國國家反間諜執行局(U.S. National Counterintelligence Executive)去年10月提交給國會的報告,美國情報官員認為中國是全球經濟間諜活動最為活躍的國家。中興表示,去年該公司在美設備銷售不到3000萬美元,而兩家西方競爭對手的總營收為140億美元。華為是全球第二大電信設備生產商,僅次於瑞典的愛立信,中興排名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