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香港人為香港核心價值奔走投票那天,五位北京大學的香港和內地同學,在校園寧靜角落討論香港的反國教運動,立場一致地支持真正的國民教育,反對洗腦式國民教育科。蔡元培像就在不遠處,可惜其教學精神不彰顯,似乎被當下中國遺棄了,只好靜默佇立於結滿蜘蛛網的草叢後。文、攝:盧燕珊
洗腦:北京政府試水溫
在微博國民為香港市民熱血沸騰的凌晨,我急呼北大同學,邀請幾位八九十後來一次回應,最好有正反反國教聲音。內地同學不好找,為怕秋後算賬,五位接受訪問的同學(四個香港,一個內地)不出真名不怕照,立場基本一致──支持真正的國民教育,反對洗腦式國民教育科。博士生龍同學是唯一八十後,早前已參與香港年輕學者反國教聯署,「很多內地人的觀點是,我們受黨的教育多年也沒被洗腦,香港人怕甚麼?」這點龍同學不認同,「我舉個簡單例子,如果日本重新推行軍國教育,告訴學生沒有南京大屠殺,我們肯定會強烈反對,因為這是假,是一種洗腦,教育應該傳授對和真的知識。為何我們會對人家的教育如此痛恨,反而在自己國土上,卻給小孩如此偏頗的教育?」張同學則認為:「近代不少香港人是大陸移民,因不喜歡這個黨才去香港,北京中央這樣對香港無疑在試水溫,只會激發矛盾。」David則認為:「我們是世界公民,不用靠國民教育來認同國民身份。」自稱算是主動來北京學習國民教育的A同學,認識學民思潮一位創辦人,比較了解他們反甚麼:「攻擊學民思潮那班學生的論點根本沒說服力,他們的思維,讓我們讀了好幾年大學的人,很佩服。」因父母是訪問學者,早已出國多次的Mike自稱是「自由派」,所以不能代表主流國內同學的觀點,他以《我的中國心》為例:「它不僅是一首歌,它影響深遠,大部份香港人都認為自己是中國大家庭一員,香港跟大陸血濃於水。從這角度看,國民教育對身份認同是有好處的,但重要一點是,教育傳授不應帶政治色彩,不能有意識形態滲透其中,不是紅色也不是藍色,應該不帶任何一種顏色。現在的情況是,很難保證沒有背後因素介入,所以大家都很反感。」他認同愛國不同於愛黨,「我們經常說黨國,國民黨蔣介石年代就是黨國,共產黨走的路線其實一樣,不僅僅是黨領導國家,甚至是黨大於國家。看新聞,從來是說『黨和國家領導人』,沒有說『國家和黨領導人』,這前後之別,其實很微妙很重要。無可否認,中國確實出了很多問題,老百姓生活不容易,政府高官的錢、老婆、孩子全在國外。雖說國家主人是全體人民,但國家的財富權利卻掌握在一小撮人手裏,所以大家才會問──我愛國到底是愛誰的國?這裏所有一切都不屬於我,那我為甚麼要愛國?不僅香港同胞,內地很多人也在思考這問題,問題不解決的話,愛國根本無從談起,更別講甚麼國民教育。」
國歌:意識形態的工具
內地版的國民教育,小一到小六是思想品德課,初中是思想政治課,高中是政治課,層層推進,每周得升一次國旗唱國歌。不過Mike認為,如果香港人連唱國歌都抗拒,就有點不可理解,因為他以為香港殖民地時代,香港學生也要唱《上帝保佑女王》。龍同學問:「國歌誰寫的?」聶耳和田漢。「對。田漢怎樣死?請回去查資料。我們甚麼時候把《義勇軍進行曲》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1949年?錯。「是1982年,現在我們都會唱的:『起來,起來!』但1966年開始就不許唱,1978到1982年期間,更以文革時期修改的另一首詞替代。為甚麼會有這樣一段歷史?當然不會在小學裏教,但作為知識分子卻不可能不知道。如果不教中國歷史,只有國民教育科,就會出現這些問題。」龍同學再舉另一例子,小時候從世界歷史課學到的「The 1st and 2nd Anglo-Chinese Wars」,在中史課本裏卻只寫着「鴉片戰爭」:「我們應該從比較客觀的、大歷史觀方面去看歷史事件。」David歸本溯源,認為如果連自己國家的歷史都不認識,根本沒談國民教育的餘地,只有從過去歷史教訓中學習,才能向前走:「中國這個大家庭,主要由四個群體即內地、台灣、香港和海外華人組成,要推進中華民族的進步,主要靠內地以外的群體。香港享受過自由,所以香港人要好好保護這權利,不要把它掉失。」A同學:「有內地同學知道反國教事件後,問我:『我們從小接受這種教育,卻沒人說它特別成功,為何還要在香港實行?如果不喜歡,修改就行,為何要用那麼激進的方式反對?』」A同學認為這就是香港價值,如果香港人不明確地用行動反對,就不會有效果,至少逼得政府要猶疑自己的行為。張同學明白為甚麼港人要如此激烈抗爭,因為中國歷來都是大一統國家,我說甚麼就甚麼,你小小一個地方反對甚麼?這次試水溫帶給香港巨大壓力。從香港坐火車回北京時,他遇上幾位老北京,談到文革經歷,老北京看見現在的小孩,有點痛心,也擔心香港下一代會受到類似影響,「不過他們還是蠻樂觀的,說:『你們放心,香港不會發生文化大革命這樣的事情。』不過我知道,國民教育在香港人心目中,可能已經跟文革差不多。」
黨性:見人說人話
香港市民圍堵政總時,梁文道正在國內演講,當時他拿出《中國模式》教學手冊讀:「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其他人聽到都笑了,Mike知道,一加一等於三是不對,但甚麼又是對呢?共產黨從不告訴你正確答案,「你們別怕,真的沒有人把這當一回事。沒人信,共產黨自己也不信。我父母是大學老師,他們的學生也有政府官員。政府官員,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官員其實也是這體制中的可憐個體,渺小的螺絲釘。官員知道問題,但改不了,這個政權是燙手山芋,燙到下一屆去,山芋傳給習近平和李克強,別掉到地上。」一聽到「進步無私」四字,張同學即說:「這完全污辱香港人的智商,要洗腦也該高明一點。」David甚至認為:「共產黨要在香港培養黨性,不管你心裏怎麼想,起碼嘴巴要說假話,所以編教材的那個人,根本不是人。」龍同學回應:「我們擔心的,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把人的腦洗掉,有這麼簡單就好了,擔心的是學生會學會對人說人話,對鬼說鬼話。因為課程需要,學生要背書拿分數,結果對小孩遺留重大傷害。」國民教育,用龍同學的角度看,是因Decolonization(脫殖)而催生的,就像自1997年開始英語中學漸改成中文中學,也是脫殖後遺症之一,「英國人從其他殖民經驗中發現,打壓是不行的,1967年反英抗暴後,英國就把香港建立成福利社會,棒子換成紅蘿蔔。可以說,1972年後的管治方式是香港人能接受的,從那時起,香港人開始享受到現在我們認為像空氣一樣的自由。所以反過來,現在有這樣一個脫殖過程,香港人就會反抗。大陸普遍民眾認為,香港好好一個地方為甚麼要變?中央不是這樣看,其中一個常說的觀點是,香港要作為一個示範單位給台灣人看。」談到亞視《ATV焦點》抹黑蔡元培一事,龍同學說:「蔡元培還未當北大校長前是光復會的人,光復會前身是『軍國民教育會暗殺團』,蔡元培訓練女學生,教授特務知識、做炸彈、暗殺清朝官員,一個國家爛到不堪時,連知識分子也會幹這些事,當然小學沒可能教這些。至於誰來監察政府呢?肯定要靠自己,靠公民社會和傳媒配合的力量,學民思潮這幫孩子,正正督促了香港攻府,這就是他們可愛的地方。」
反國教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