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美國有Capezio,法蘭西有Repetto,想不到意大利也有攀附芭蕾舞的潮鞋,更想不到和它相遇的地點會是前東柏林中央區。近年越來越喜歡買鞋,夜闌人靜的時候良心發現自我檢討,恐怕是因為年過半百心廣體胖,時髦的衫衫褲褲就算勉強擠得進去,穿出來也不是設計師原先精心裁剪的look,那就無謂勞民傷財,把天文數字巨款花在衣服上,盡量避免製造貽笑大方或我見猶憐的視覺效果。鞋子與身軀的距離較遠,不必小心翼翼遷就橫向生長的贅肉,入到鞋鋪於是毫無顧忌─媽媽咪呀,千萬不要告訴我,整整吓會肥到連綁帶鞋懶佬鞋都一概穿不下,淪落到只能着涼鞋和拖鞋吧?試得開心買得放心,家中鞋櫃的「人口」從來不曾如此稠密,客廳睡房廚房處處都有出櫃鞋的蹤跡,旅行箱空間那麼寶貴,沿途依然不吝添置。最早期去德國,尋訪的嘜頭是具備內置足部按摩功能的Birkenstock,原產地售價不過每雙比海外平宜一二十元,慳家精就笑到見牙唔見眼。今時今日老嬉皮熱情不但飽和,牌子越搞越花弗的款式也不合口味,舊有幾對着極唔爛,命名「倫敦」的心愛款式又好日都不推出新顏色,已經很久沒有幫襯了。必定朝聖的反而是位於Hackesche Hoefe的Trippen旗艦店,進門先在女裝部嘩嘩嘩一輪,當看了場古靈精怪的時裝表演,之後轉入危機四伏的男裝部,不厭其煩試完這對試那對。並非真心想買,只是好奇刁鑽的設計穿上腳舒不舒服─說出來慚愧,迄今仍未擁有過它任何一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