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基金撥款推行快樂教室<br>八天改進兒童發展障礙

蘋果基金撥款推行快樂教室
八天改進兒童發展障礙

掀開小一生活新一頁,患兒童發展障礙的學童,成長路注定比別人崎嶇,家長的憂慮更是難以言喻。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元朗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舉辦「快樂教室」活動,家長和子女齊齊「實習」八日小學生活。日前22位準小學生已進行畢業禮,家長看到孩子的進步,甜在心!
記者:王淑君

望子成龍,似乎不適用於家熹的媽媽(42歲)身上,「有發展障礙嘅小朋友好似毛毛蟲,佢哋需要好多幫助,日日訓練,望有日佢自己飛。」家熹三歲時,確診患有自閉症。
然而,家熹記性很好,惟沉默寡言,害怕與陌生人相處,接受訓練三年,已轉變不少。他今年六歲,媽媽對他升上小學不無憂慮。
另一家長麥太(43歲)憶述,其患語言障礙的兒子冲冲(6歲)兩歲時仍不懂說話,她更不懂與兒子溝通。
麥太沒有放棄,學習用引導的方式教兒子,每日訓練他的說話能力,冲冲大有進步,也改善親子關係。惟冲冲將升小一,她擔心說:「成日教佢同人分享,但未試過點會明我講咩?」

建議家長與老師多溝通

「快樂教室」連續八天借用小學校舍進行,讓22位有發展障礙的準小學生「實習」小學生活,嘗試上堂和小息,學習相處。社工陳姑娘表示,小學是兒童新的發展階段,和幼稚園學習模式不同,「佢哋上堂時會碌地、扭計同喊,因為害怕轉變,亦唔明白點解同媽咪分開,要畀佢哋冷靜,再慢慢解釋。」
八天小學生活由校長、導師、治療師、社工和義工護航,隨着「快樂教室」畢業典禮樂聲響起,各學生穿起畢業袍進場,並獲頒各項獎項。冲冲更獲頒「表現優異獎」,麥太立即笑逐顏開地為兒子拍攝領獎一刻。典禮更設親子互送心意卡環節,家熹媽媽為兒子掛上寫有鼓勵字句的心意卡,向他細心解釋時,一度感觸落淚。
陳姑娘代表參與家庭感謝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約兩萬元推行上述活動,為準小學生和家長打了升學強心針。她建議家長在子女入讀小學前,與老師多溝通,使學校能盡早作出安排,支援患發展障礙的學童。
「社福機構專戶」捐款編號:S0006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 8688
傳真:3711 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

學生親手做給媽媽的禮物,家長暖在心。

網上捐款捐款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