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有耐性<br>短炒蘋果概念股恐損手

需有耐性
短炒蘋果概念股恐損手

這邊廂一眾「果迷」正磨拳擦拳,準備搶購iPhone 5;另一邊廂,部份「蘋果概念股」亦已急不及待爆上。往績顯示,電訊商股價均於推出後方衝刺,投資者須持貨數月,始有斬獲,短炒隨時要損手離場;iPhone設備股則以瑞聲(2018)表現最標青。

瑞聲搶鏡股價或再上

歷年蘋果推出iPhone的產品,本地電訊商均受惠,尤其在iPhone3G至首批iPhone3GS的年代,和電旗下的「3」搶佔頭啖湯,為本港唯一一家特約銷售iPhone的電訊商,故表現尤其突出。和電(215)最近三年推出新iPhone後的三個月,累計升幅6.2%至28.5%不等。競爭對手數碼通(315)因為初期無份銷售iPhone,故08年推出iPhone3G後,完全處於捱打狀態,股價三個月累挫近兩成,2008/09年度全年純利更按年倒退84.6%,集團雖然於09年與蘋果達成協議,可推出iPhone,但要等到2009/10年度業績才翻身,股價在放榜後三個月累升逾五成。設備股方面,瑞聲為蘋果主要零件供應商「正印」,故自上月初傳出iPhone 5本月面世消息後,股價已率先炒高。瑞聲自8月以來,股價扶搖直上累升近22%。據往績顯示,新iPhone公佈後三個月,股價仍可錄三至四成升幅。AMTD證券及財富管理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認為,集團來自三星電子銷售料會加大,中長線仍可受惠。至於負責iPhone內地分銷之偉仕(856),去年於iPhone 4S公佈後一個月內,股價狂飆68.4%。鄧聲興認為,偉仕並非獨家分銷商,加上分銷毛利率偏弱,故僅能以短線炒作為主。至於今年初被發現為蘋果產業鏈其中一員的比亞迪(1211),本月至昨日已累升17.3%,然而節能車業務失色,後市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