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望低沉的特首梁振英,向各政策局發出電郵,要求交出在他上任100天內可以出台的民生政策,協助新政府盡快取得民心。電郵引起公務員震動,不滿被迫「交數」,破既有政策制訂程序。學者認為,梁振英上任後政治判斷一直犯錯,尤其是硬推國民教育一役慘敗,令所有原本可以得分的政策淪為救火工具,完全被白費。
記者:麥志榮 張嘉雯
梁振英到下月初便上任滿100天,曾任職政務官的時事評論員王慧麟昨在報章專欄中透露,梁振英向各政策局發出電郵,要求滙報在100天內可以出台得分的民生政策,協助新政府盡快取得民心。電郵在公務員中引起震動,因為政府制定政策有一貫程序,工作目標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而非為政客得分而度身訂造。
支持度一直下跌
梁振英迫公務員「交數」,令人懷疑是迫官僚政治化。加上官僚看不起梁班子內不少新局長完全不熟悉政策,於是產生抵制及強烈對立情緒,不願意配合新政府的施政。特首辦昨接受查詢時,對梁振英曾否發出有關電郵不予置評。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質疑,梁班子這急功求成的舉措成效,「好嘅政策係需要時間討論同充份諮詢,冇可能突然叫AO(政務主任)諗到就即刻推行,成件事嘅構思有問題,根本就唔work,如果咁都得,我會好詫異,而且我諗班AO睬佢都傻」。
根據港大民意調查,市民對梁振英的支持度及評分一直下跌。7月初有45%市民支持梁振英出任特首,不支持的佔41%。但到本周初,支持梁振英出任特首的市民跌至33%,不支持的比率升至50.3%。顯示梁振英的百日提升民望大計已完全失敗。
無人願入熱廚房
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高級特任講師張楚勇表示,通常新政府及官員都會利用上任頭100天爭取民心,建立良好的形象。梁振英上任前已叫停雙非,確是爭取到市民好感,但他上任後的政治判斷一直犯錯,尤其是推行國民教育,他說並非自己的主張,但卻一直硬推,更錯誤以為開學後反對聲音會減退,結果弄至焦頭爛額。原本是他主力的房屋及扶貧措施,全部被迫未經深思熟慮就推出救火,「結果大部份攝灶罅,冇人記得!」
張楚勇又指出,梁班子一直只能以殘陣應戰,亦令梁振英難以大展拳腳,不少副局長人選不願入熱廚房而打退堂鼓,部份新局長又未熟職務,結果凡事都由公務員出身的林鄭月娥一手包攬。
但梁振英以往曾有民望從谷底反彈的往績,估計梁班子正積極籌劃利用明年1月施政報告「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