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br> 楊祥利當年頻為俱樂部造勢

特稿
楊祥利當年頻為俱樂部造勢

民康會在網站解釋,單車俱樂部概念源於區內缺乏食肆和單車停泊位,故在09年向政府申請資助興建,提供出租單車和車位、維修和茶座。記者翻查資料發現楊祥利透過區議員身份,不斷借題發揮,又抗議又請願,頻為單車俱樂部造勢。
提出興建計劃同期,他在區內就單車盜竊的街頭問卷調查,指百餘位街坊中有近半數有單車被盜的經歷,隨即發起抗議,帶街坊到政總請願,要求將單車偷竊視為嚴重罪行。同年年尾他就選址不遠處的馬鞍山海濱長廊施工延誤致行人路未建成,行人要用單車徑一事,狂咬運輸署。
楊祥利從政十多年來醜聞不斷,連任區議員不足一年就因破產喪失區議員資格。馬鞍山欣安邨入伙前,小巴業界質疑他利用職權搶「頭啖湯」,以慈善團體之名向運輸署申請經營兩條新屋邨巴士線,爭奪每月營業額以百萬元計的「肥豬肉」。
兩年前新鴻基地產提出在沙田排頭村範圍興建連接沙田港鐵站和HomeSquare商場的行人天橋方案。村民抗議當時身為沙田馬鞍山交通關注組主席的楊祥利,未向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表達村民希望行人天橋繞過排頭村的意願,反與其他民建聯議員一同附和新地。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