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走出寒冬需三至五年

央企走出寒冬需三至五年

【本報訊】去年12月、今年6月,加上昨日,央企管家國資委先後三度提醒央企準備過寒冬,亦即是說,中國經濟嚴峻之勢未改,為免央企掉以輕心,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今次加多「積極」兩字。黃淑和於去年底提醒央企要充分認識當前形勢的嚴峻性和緊迫性,抓緊做好三至五年度難關的準備、過寒冬的應對準備。事隔九個月,央企走出寒冬時限,仍是三至五年。今年前七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雖然同比增長8.4%,但累計實現淨利潤卻同比下降16.1%,因此在宏觀經濟持續下滑的大背景下,「具有壟斷地位的央企,一樣日子不好過。」

次季出口放緩響警號

就是連巨無霸也不易捱,故國資委才叫中央留意嚴峻形勢。至於中國經濟真的需時最少三年才見曙光,滙豐發表報告指,中國7至8月的出口增速較第二季度的10.5%大幅放緩,僅1.8%,低於市場預期。鑑於外圍前景黯淡,外貿每年10%的增長目標正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更重要的是,外貿疲軟已開始拖累製造業投資增長以及相關行業的就業。中國內需,特別是基建投資,仍然是經濟保持持續增長的關鍵。隨着發改委加速新項目的審批,8月新增貸款較7月回升,這表明政策開始奏效,最新的政策措施應會促使未來數月經濟溫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