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基中小學留位費 加價至50萬

英基中小學留位費 加價至50萬

【本報訊】國際學校學位有價。英基學校協會轄下14間中小學將推出提名權計劃,家長以50萬元購買提名權後,其子女可於明年獲優先分配學位,首年度名額不多於150個,如全數被認購每年將為英基帶來7,500萬元收入。英基否認藉本身不需開設國教科而坐地起價,並指提名權收入將全數預留作學校基建項目之用。英基繼轄下智新及啟新書院推出每個定價40萬元的提名權計劃後,昨宣佈其他9間小學及5間中學也引入此計劃,這批學校的提名權每個定價再進一步提高至50萬元。家長可於下月3日起,為準備於明年8月份入學的子女申請提名權,任何年級的學位均可申請,申請時須繳交5萬元按金,餘額則於子女面試成功並獲得學位後付清;如學生面試不成功,按金可全數退回,但如家長面試過關並繳付餘額,即使最後放棄學位,所付的金額不獲退還。

否認因不開國教科坐地起價

該提名權計劃首月只限尚未來港或持有外國護照、有條件逗留的已來港家長申請,如仍有餘額,第二個月才開放予其他人士申請,先到先得。英基學校協會主席唐家成說,希望此計劃為商界提供更多學位,使企業更容易安排新來港的海外員工子女入學。英基發言人稱,已向教育局交代此計劃詳情,並獲同意,強調提名權計劃收入只作維修及重建之用,教育局的資助款項則用於學校日常運作,兩者完全分開。英基學校學生修讀的是國際文憑(IB)課程,不需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不排除將來更多本地家長,為免子女要修讀國教科而報讀英基等國際學校,「需求問題,冇人讀佢邊敢收咁貴」。他批評提名權計劃將教育變成買賣,「純粹向錢看,好似專服侍富有階層,普通人入唔到,違反教育機會均等原則」。他認為英基受公帑資助,教育局應介入。被質疑坐地起價,英基發言人指提名權計劃籌備多時,「國教科爭議前已開始諗」。2012/13學年英基轄下學校每年學費由6萬多元至10萬多元不等,另家長每年要繳付數萬元的「建校費」或可退還的「保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