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虛而入<br>中歐汽車品牌變贏家

乘虛而入
中歐汽車品牌變贏家

中日兩國就釣魚島爭拗升溫,影響了日系車在華銷量,其中豐田8月在中國市場銷量下跌15.1%,其他日系主流車企銷量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有專家擔憂,中央最終可能考慮出台對日的限制政策,對有從事豐田汽車代理業務的中升(881)、以合資生產日系車的廣汽(2238)及東風(489)帶來衝擊,而華晨(1114)、吉利(175)、長城(2333)等歐洲和國產品牌車企則可能成為贏家。

日系車銷量增長放緩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表示,8月日系車銷量增長比較慢,低於其他品牌車,這和釣魚島事件有關。目前,在中國的日系車有六大品牌,包括日產、豐田、本田、鈴木、三菱和馬自達(Mazda)。上月除本田外,日系主流車企銷量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9月10日公佈的數據,與上月比較,8月日系車銷量增長4.5%,德系和美系分別增長12.7%和14.7%。除汽車行業外,家電行業亦受到內地抵制日貨影響。內地每年進口不少日本電子產品,零售家電的國美(493),銷情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至於內地家電企業,例如創維(751)、海爾電器(1169)等,有機會乘虛而入,成為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