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戰塵埃落定,學者及分析員鬧哄哄地從不同角度分析成敗因素,甚麼「泛民贏選票,輸席位」、「建制配票成功,技術性擊倒泛民」、「胡亂告急,泛民成輸家」。然而,這些應留待各政團作賽後檢討時再仔細斟酌,筆者反而更關心選舉之後的政治生態。
選舉結果顯示民主激進勢力抬頭。選舉前,人民力量誇口可以拿下最少五席,在五區插旗。雖然結果只能奪取三席,但已令人刮目相看。看「皇上」得票直逼西環契仔,「慢必」超「卿」趕「勤」晉身立會,能不令人咋舌?
如果說,激進民主派坐大,是選民對政府不滿和無奈的反映,應不會離事實太遠。從特首選舉開始,市民就深深體會到港人不能參與的無奈。看唐、梁互揭臭史,醜聞黑材料接踵而至,沒有話事權的港人只能「硬食」,接受中央操控的特首。之後的劏房局長厚顏留任、國民教育科抗爭,都讓港人感受到政府的橫蠻無理和狡黠虛偽!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溫和妥協只會令政府越來越漠視民意、理智討論只會淪為政府表演語言「偽術」的平台;港人在絕望無奈之下,惟有希望以激進的手法,迫使政府就範!縱使不能改變事實,也希望能藉拉布和抗爭等手段,拖政府後腿,令高官們食不下咽!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希望各位「激進」議員,不要動輒掟蕉掃枱,只以搗亂議會為目的。在挑釁主席,把各位趕離議會前,請停一停,想想是否已將觀點理據交代?是否已盡一切力量,把市民心聲發放?是否已盡議員的責任,維護港人的福祉、捍衞香港核心價值?
我們不可任由政府胡作非為,不可任由保皇黨「一路向西」,也不可任由「激進派」癱瘓議會。肩負十萬計選票的議員,請真心誠意地為市民服務,不要鏡頭前做騷!
巫言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