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私家醫院收費又狂升。香港保險業聯會指出,2010年團體醫療保險每宗三等房收費約2.6萬元,較09年增加接近一成,保單則支付77%費用,較09年多2%。有專家指,政府制訂自願醫保時以手術套餐為主,有助控制醫療費,對病人較有利。記者:陳沛冰
保險業聯會最新出版《2010醫療索償數據調查》,分析團體醫療保險索償情況。2010年手術費方面,最多投保人入住的三等房平均手術費約1.3萬元,二等房約2萬元,較09年分別增加約9%及18%。同年每宗三等房私院收費平均約2.6萬元,較09年增加接近一成,保險公司則賠償77%費用,餘下約6,000元需病人自付。每宗二等房埋單平均要約3.5萬元,較09年增加約5%,保險公司賠74%費用,病人要自付約9,000元。因通脹及醫療成本增加,聯會預計2012/13年每宗索償個案,私院收費平均30,384元。對比政府於2010年發表的醫療改革諮詢文件中標準醫保保單套餐,病人自付比率較少。以上述三等房住院收費為例,病人只需自付約3,600元。
自願醫保未必足夠
但政府的自願醫保保單套餐未必足夠,如政府保單每日住宿及膳食費賠償限額550元,每日醫生巡房費賠償限額650元;但聯會調查發現三等房住宿及膳食費需684元,醫生巡房費需889元。聯會調查發現,盲腸切除的三等房手術費平均約1.8萬元,政府的保單切除盲腸手術套餐賠償限額為3.5萬元。調查發現最多人索償手術是直腸內窺鏡檢查,但政府的保單沒提供該數據。保險業聯會行政總監譚仲豪表示,保險公司要計算行政費、中介人費、市場推廣成本及合理回報等,日後與政府商討自願醫保計劃時,賠償比率方面有商討空間。每年醫療成本都上升,保費須相應調整。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院長阮博文表示,醫療技術日新月異及醫療費全由醫生及醫院「話事」,令醫療通脹急升。政府的自願醫保以手術套餐為主要賠償模式,較易控制醫療通脹,對病人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