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勃朝氣 - 邁克

勃勃朝氣 - 邁克

對上一次去柏林,專誠捧應邀表演舞蹈的黃大徽場,沒有時間通街獵艷,這回起行前剛剛重溫過基斯杜化依殊伍德的自傳小說,本來打算抄下地址到他舊居憑弔,但同行的兩個朋友喜愛飲食購物,於是從善如流,丟下文藝包袱陪他們東奔西跑。以往投宿的客棧座落前西部旺區,轉個彎便是商店林立的Ku'damm,著名百貨公司KaDeWe有如街坊便利店,春光無限的Tiergarten距離半小時之遙,最車水馬龍的同志浴室不過隔一站地鐵,出出入入簡直像活在天堂的核心。倒牆後這帶迅速脂殘粉褪,一夜之間變成濃妝掩不住暮色的老姑姑,連我這麼念舊的忠實遊客,堅持了幾回也棄保潛逃,終於追隨貪新鮮潮人入住中央區。繁華是流動的,在同一座城市尚且沒有永遠不散的筵席,那些為浮雲富貴打崩頭的跨國才俊勇士,不論從商還是從政,都實在太唔化了。從前共產黨管轄的區域,回歸資本主義急起直追,面無慚色擁抱溫飽和奢華,也沒看見老幹部們捶胸頓足譴責子孫不孝,鬼佬果然不似我們有孔夫子遺言打底,一點不識「禮義廉恥」。比起暴國一方面官民集體見錢眼開,一方面攬住名存實亡的紅教條不放,前東德人的「數典忘祖」不但具備道德勇氣,還有一種通透,領導人氣力不是用在自己騙自己和打壓人民,而是有益的建設。開放二十年,東西早已融成一片,如果那輛由東奔往西的直通車曾經載滿饑渴購物精,歇斯底里橫掃動物園附近高街的名牌,盛況也逆轉了,中央區的勃勃朝氣同時體現在物質上和精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