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一個地方的人如何生活,逛逛當地的菜市場是其中一種方法。雖然新加坡以華人居多,但當地人的飲食口味卻是非常多元化,菜市場的選擇自不然非常豐富,今次便請來當地著名的飲食顧問兼食家David,去逛逛他最喜歡的竹腳中心,更發掘出不少香港少見的特色蔬果呢! 記者、攝影:謝翠玲 示範:David Yip
古怪星洲蔬果
在新加坡,牛車水市場會是中廚的心水集散地,而西廚則愛到竹腳中心。David是地道新加坡人,愛吃也愛煮,他說新加坡人吃的口味都很多元化,中國菜、馬來菜、娘惹菜又或是印度菜可以同時出現在家中餐桌上,而他較常光顧的竹腳中心就在小印度區。雖然竹腳中心在小印度,但來買菜的、賣菜的並不只是印度人,因為除了印度香料,那兒還有不少馬來西亞和中國食材的攤位,而David最喜歡在這裏買香料,款式齊全外,亦因香料越新鮮會越香,所以他每次都會小量購買,用完才補貨。而濕貨市場中,以蔬果的選擇最多,也是全個街市最迷人和充滿趣味的一部份。
竹腳中心走起來路很乾爽,部份常買的蔬菜如辣椒或番茄等都預先用膠袋包好,一包包掛起來,買起來省時又方便。除了一般的蔬菜,這裏比香港的菜市場多了馬來西亞或印度菜食材,如火炬薑花、小苦瓜,亦有外形古怪的眼鏡豆或四方豆等。市場內的檔販很熱心,看到顧客有疑問,都會主動的教如何煮,而且都很樸實,如賣的水果還沒成熟,會主動告知,再三提醒要多放數天才吃會較好,都讓人想起最傳統的菜市場裏那種親切的街坊味道。
竹腳中心(Tekka Centre)
地址:665 Buffalo Rd,210665 Singapore
交通:新加坡小印度地鐵站附近
兌換率:每1新加坡元約兌6.3港元(文中已折算成港元)
Profile David Yip@新加坡著名飲食顧問/烹飪導師
活躍於新加坡、香港和中國餐飲市場已有20年,對於烹調傳統菜式的技巧和口味尤其非常有興趣,亦是新加坡的烹飪學校的導師。
火炬薑花四方豆沙律
新加坡人愛吃香喝辣,每當David偶爾覺得吃得有點飽滯時,他便會做這個清新爽脆的沙律清腸胃,加入了少許火炬薑花做的四方豆沙律,帶有陣陣清香,再配上少許炸過的蝦米和乾葱便不會過於清淡,清得來又醒胃。
材料
四方豆/青豆角各2條、火炬薑花1朵、青瓜半條、紅椒(去籽)2隻、洋葱半個、番茄(切粒)1/4個、醋1茶匙、炸乾葱碎/蝦米(炸香)各2湯匙、芫荽(切碎)1束、印度炸圓餅適量
沙律醬汁:士拉差辣椒醬3湯匙、花生油1/4杯、酸柑(榨汁)2粒、糖1/2湯匙、鹽/白胡椒粉各1/4茶匙
做法
1.火炬薑花去硬身表皮,取芯,切碎備用。
2.四方豆切掉硬邊,與青瓜、紅椒、青豆角分別切粒;洋葱切絲備用。
3.煲滾水,加醋,放入青豆角烚5秒,撈起,過冷河備用。
4.將青豆角、火炬薑花、四方豆、青瓜、紅椒、番茄拌勻成沙律。
5.炸乾葱碎和炸蝦米混合。
6.把沙律醬汁中的酸柑榨汁,與餘下材料加入膠盒中,蓋上蓋,搖勻,倒在沙律上,放上芫荽碎,撒上(5),伴以印度炸圓餅,即可。
貼士:
印度圓炸餅跟印尼蝦片差不多,但只以麪粉做,炸起即會如蝦片般脹大,在香港的印度材料店亦可找到。
潮州式肉骨茶
新加坡流行的肉骨茶有兩種,一種是加入較多藥材同煲的福建式肉骨茶,而另一種則像這次David示範的,以白胡椒和蒜頭加小量五香粉作調味的潮州式肉骨茶,味道較清,用預先熬好的肉湯來煲,味道更甜又不會令腩排走味。
材料
腩排400克、白胡椒粒1 1/2湯匙、蒜頭(連皮)150克、豬肉高湯2 公升、五香粉少許、冰糖/鹽各1 湯匙
做法
1.腩排斬大件,汆水,備用。
2.在瓦煲中加入白胡椒粒,開細火,以白鑊炒至發出胡椒香氣。
3.繼續加入豬肉高湯、蒜頭、腩排、五香粉和冰糖,煮滾後收細火煲45分鐘,下鹽調味即成。
榴槤椰香醬
新加坡人真的很愛榴槤,他們最愛吃馬來西亞榴槤,將榴槤肉壓爛,加上同樣帶香氣的斑蘭葉、棕櫚糖和椰漿煮成醬,香氣濃郁,厚厚地塗一層在熱烘烘的麪包上,香氣更加迷人,令人食慾大振。
材料
榴槤肉1 1/2杯、水2杯、棕櫚糖(打碎)半杯、椰漿40毫升、鹽少許、斑蘭葉/麪包各2塊
做法
1.斑蘭葉、半杯水以攪拌機打成汁備用。
2.小煲加入餘下水、斑蘭汁和榴槤肉,用小火慢慢煮至軟身,其間用拂蛋器攪拌。
3.繼續加入棕櫚糖碎、鹽和椰漿,慢火煮5分鐘,至開始變稠身即可,可趁熱塗抹在麪包上享用。
貼士:
可將斑蘭葉放煲中同煮,煮好取走葉片上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