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堂:打鑼鼓響喳喳 獅絲入扣

元氣堂:打鑼鼓響喳喳 獅絲入扣

這刻絕對是震耳欲聾,鼓手就位,打鑼與打喳喳的擺好架式。起音樂,獅子出場,靈巧地跳過樁柱,轉身馬步矯健。說是獅子,動靜其實更像貓,時驚時喜,眉目傳情,鑼鼓聲隨獅子喜怒忽大忽小、忽快忽慢,配合得絲絲入扣。 記者:周燕 攝影:黃子偉

鬼佬舞獅似殭屍

自小習武學習舞獅的姜偉忠說:「很多人以為舞獅很簡單,只不過是新年去屋村收利是。」有這觀念者,根本不懂得尊重這中國文化精髓,「舞獅要有格,我們的醒獅隊不會隨便走去屋苑討利是,今次希望透過比賽和表演,讓人認識這門有內涵的藝術。」
他的「金龍醒獅團」將派出兩隊舞獅出戰「香港南區獅藝精英世界大賽」,迎戰馬來西亞、澳洲等地的精英。「鬼佬舞獅,像殭屍。」說罷伸出兩手扮殭屍跳,這太牙擦了吧?「那是真的!白人永遠掌握不到舞獅的神態和精髓。」但見他紮穩馬步,雙臂向前大擺,雙手一轉,功架十足,明明手中無物,你也會覺得他在舞動獅頭,「鬼佬個個六呎高,紮個馬下身要坐到好低好低。」
別以為舞獅只是拎起獅頭左升一下右沉一下,其實人人都要先學一門武術,打好基本功才可舞獅,有姿勢有實際,才不會變成殭屍。獅頭李祐樂中二開始學獅藝,一學十五年,他練習譚家三展,醒獅團另一骨幹、姜偉忠二弟姜偉康說:「譚家三展是嶺南拳術其中一種,他們舞南獅,學習拳術可學好馬步等基本功。」六歲半的姜峰,人仔細細已經有自己的小獅頭,他跟師兄師姊一樣,都要打好功夫底子,學習的是醉棍,他的大伯姜偉忠說:「要吸引小孩子,就得搞點花款,有支棍打來打去,小孩子自然會興趣大增。」教子姪,大伯一樣手下不留情,一樣聲大大呼呼喝喝,「父母把小孩子送來學武,小孩子打得辛苦就望住爸爸媽媽,但父母們都叫:『望住師傅啦!』」難得父母們懂嚴師出高徒這原則,一點也不怪獸,難怪姜峰板起口臉,練武時大人般認真。舞獅尾的梁俊傑,身形較厚重,大概你以為夠大隻就可以輕易把獅頭扛上肩,「舞獅尾一樣講技巧,要同時發腰力和手力,獅頭才可輕鬆跳上自己膊頭。」

姜氏三兄弟都醉心獅藝,左起三弟姜偉池、大哥姜偉忠、二弟姜偉康。

李祐樂中二開始舞獅,一玩十五年。

獅頭葉煒釗享受一班師兄弟合力比賽,非常有滿足感。

梁俊傑學獅藝十年,主力獅尾,最享受比賽完結一刻,揮盡汗水博得觀眾熱烈掌聲。

莊裕銘身形較厚重,擔當獅尾角色。

玲玲,是少數的醒獅隊女將。

六歲半姜峰出身獅藝家庭,爸爸、大伯、叔叔都是他師傅。

獅頭內櫳,靠一條條竹篾做骨幹。

獅頭的勾角,象徵勾財。

橙獅臉形較闊,是佛山獅;銀紫獅嘴形像鴨嘴,是鶴山獅;中間的黑獅較小巧,是小孩獅頭。

鶴山獅靈巧

南獅比賽,從動作難度、獅子形態、鑼鼓配合、題目設定、出場功架等方面評分。
第一隊舞獅隊由蔡煒釗和梁俊傑出戰,舞獅多以三國故事為基礎,如「趙子龍救阿斗」、「三英戰呂布」等等,梁俊傑說:「不同顏色獅子代表不同歷史人物,如黑色代表張飛,黃臉白毛代表劉備,紅臉代表關羽。」不過他們這次出賽,卻不舞傳統故事,舞的鮮橙色獅子,也不代表任何人物。蔡煒釗說:「故事講獅子由洞口出來找水喝,在水中看到自己倒影,感到驚慌,抱着懷疑的心……」舞步要着重表現獅子時驚時喜的神態和動作,那豈非舞獅要學真獅子?又非也!蔡煒釗說:「其實更應該像貓,因為貓的動作很細緻,獅子動靜也很似貓。」梁俊傑說:「紀錄片裏看到的獅子多在獵食,我們要的,是牠們像貓一般細緻的動作。」另外,舞獅也有南獅、北獅之分,北獅造型似真獅,披金黃色毛,「有類似京劇的翻觔斗動作,動作靈巧,南獅則比較威猛。」
第二隊舞獅隊由李祐樂和莊裕銘舞出戰,着重表演高難度跳躍動作,「獅子會上山、過橋,會做一些危險動作,故事講述牠尋找食物時遇到蛇,於是把蛇殺死。」莊裕銘身形較厚重做獅尾,過樁柱時,李祐樂跳上他肩膀,獅子筆直站起來,即時生威。他們舞的銀紫獅屬「鶴山獅」,有別於師兄弟的橙獅,原來南獅又有「鶴山獅」及「佛山獅」之分。「鶴山獅」由鶴山越塘人馮庚長創立,在「佛山獅」的基礎上改進,從貓戲鼠的動作神態創出「捕鼠、玩耍、戲鼠、捕鳥、高竄、低伏、跳躍、翻滾」獅步八法,比較輕盈又多跳躍動作,使用的獅頭,嘴巴像鴨嘴,不及「佛山獅」臉闊。師兄弟舞的橙獅,則屬「佛山獅」,獅頭眼大臉闊,「舞出來的獅子形態較威猛。」

上膊 舞獅十分消耗體力,練習上膊時不會下下都跳上獅頭。

跳樁 跳樁動作很驚險,做到這高難度動作,有助得分。

上山 竹梯象徵山,獅子走上梯,即是上山。

上山

凌空轉 獅頭雙腳夾住獅尾腰側,獅頭如凌空轉動身子,屬高難度動作。

鑼喳不可少

一場南獅競賽,除獅頭、獅尾外,有一人打鼓,一人打鑼,四人打喳喳,陣容不少。
音樂跟獅子要互相配合,蔡煒釗說:「就像唱歌,要入到Key先唱到。」掌握到節奏才可順暢地舞下去。音樂節奏、大細聲跟故事內容要緊密配合,十七歲的玲玲學獅藝一年多,是少數的女將,主要負責打喳喳,「從小至大,我對舞獅都充滿興趣,農曆新年一定跑到家樓下追看舞獅。我本來對音樂沒甚麼興趣,也沒有學樂器,但因為喜歡舞獅,也就喜歡打喳喳。」夾Band有樂譜,打鼓打鑼打喳喳則沒有,全憑經驗和練習,一班師兄弟摸索何時打快何時打慢,何時細聲何時大聲。練習後,一隊人圍起來,把記憶回帶,指出哪步法、哪段故事、哪段音樂做得不好,再慢慢仔細琢磨。別以為舞獅自然以獅做主,其他人是助興,鼓、鑼、喳喳的功架和陣容也是評分標準之一,音樂跟獅子是否配合,也是勝負關鍵。

舞獅有姿勢也要有實際,所以要學武術打好底子,姜峰學醉棍。

香港南區獅藝精英世界大賽

日期:9月30日2:00pm-9:00pm
地點:灣仔修頓室內運動場
內容:香港、澳洲、意大利、中國、澳門、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隊伍競逐獅藝比賽。
索取門券:9月17日起,親身到南區民政事務署(香港仔海傍道3號逸港居地下)索取
查詢電話:8107 3488(歐小姐)
網址: http://travelsouth.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