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甚高論、王爾德的話 - 古德明

無甚高論、王爾德的話 - 古德明

問:「卑之無甚高論」是什麼意思?英文怎樣翻譯才好?
答:漢朝文帝時,朝臣張釋之御前議事,文帝告訴他:「卑之,無甚高論。」意思是立論標準要低(卑)一點,不要高得不切實際。英文可以譯做I want to hear down-to-earth rather than high-sounding proposals。這故事見《史記.張釋之傳》。
不過,「卑之無甚高論」今天往往有另一個意思,指「沒有高見的言論」,例如:What he said was rather commonplace(他的話,卑之無甚高論)。
問:英國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說:Imagination is a quality given to man to compensate him for what he is not, and a sense of humour was provided to console him for what he is。這一句是什麼意思?
答:這一句的what he is not,指「人類所不是的一切」,如不是飛鳥,不是游魚,不是銅筋鐵骨,不是長生不死等。What he is則指「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切」,例如方趾圓顱、畏寒畏暑、好食好色等。全句可翻譯如下:「人類獲賦予想像力,凡所不能為者,藉此可以補償;又獲賦予幽默感,凡所不能不爾者,藉此可以自解。」按「不能不爾」即「不能不如此」。
【代郵】啟章先生:三國文士吳質,字季重,故「質」不可讀「人質」之「質」,應讀「質樸」之「質」。《漢書.石奮傳》顏師古注:「質,重也。」意同「篤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