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炸彈 內銀股暗藏殺機<br> 德銀:未到撈底時

三大炸彈 內銀股暗藏殺機
德銀:未到撈底時

《業績大檢閱》

中資銀行股盈利表面風光,實際暗藏殺機,大行降級潮(de-rating)殺埋身!統計九家在港上市的內銀股,上半年共賺4770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6%,股本回報率(ROE)達23.4%,在全球同業中可謂首屈一指。不過,內銀正受貸款需求放緩、淨息差下降、資產質素惡化三大因素夾擊,德銀上周率先全面下調內銀股目標價一成,更明言未到撈底時。

記者:黃金煒、高明輝、陳皓怡

回顧上半年,內銀股普遍「交足功課」,九行純利共達4770億元,「巨無霸」工行(1398)及建行(939)盈利分別突破千億大關,按年增長12.5%及14.5%。「輕量級」的民行(1988)及信行(998)則跑得最快,純利增長36.9%及28.9%,齊賺190億元。利息收入方面,民行最佳按年增43.5%,農行(1288)最遜色,僅升28.3%;非利息收入差距顯著,信行大升38.7%,而中行(3988)卻倒退2.1%。

淨息差大幅收窄

不過,如按季度比較,多家內銀其實危機四伏。第二季非利息收入普遍放緩,農行及中行分別較首季跌17%及38.1%,重農行(3618)更倒退56%。作為盈利能力指標的淨息差亦顯著收窄,九行平均跌9個點子至2.8%,當中民行挫28個點子至3.01%,信行及農行亦減20及21個點子。此外,不良貸款額顯著上升,信行及民行分別急增14%及7%,反映資產質素轉壞。
內銀股於業績後全線下挫,當中以民行瀉19%最傷,其餘跌幅亦介乎3%至14%,市場對盈利前景感到憂慮。內地製造業PMI指數跌至49.2的收縮水平,創九個月低位,企業產能過剩,存貨激增,「賣剩蔗」隨處可見,導致企業貸款需求不振,直接打擊內銀盈利。
瑞信預期,貸款增長將於2013至2014年放緩至低雙位數至高單位數,而長遠經濟增長將降至10%至11%,低於過去10年的平均數16%。近期人行減息令內銀息差至少再收窄30個點子,非利息收入亦將受當局更嚴格監管,故大膽預測內銀上半年盈利已見頂,並將內銀股2012至2014年的盈利預測增長削減0.7個百分點至17.3%,行業評級由「增持」調低至「與大市同步」。

資產惡化撥備勢增

大行睇淡內銀股前景,德銀率先全線劈低九家內銀股目標價,以民行及招行最狠,分別下調24%及19.3%。德銀分析指,內銀上半年逾期貸款飆升124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4.7倍,意味資產質素顯著惡化,下半年撥備將大增。
該行料未來三年,內銀淨息差下跌52個點子,此舉對中小型銀行尤為不利,當中短期貸款(三個月以內)佔76%的民行及招行最受影響。大行相對較易吸納存款,維持較低融資成本,對盈利能力有利。德銀認為,今年底為較佳的入市時機,暗示內銀股仍未跌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