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喊喊,你哋喊夠未? - 勇先

喊喊喊,你哋喊夠未? - 勇先

上周臨選舉戰前,政府為要及時拆走繫在建制派身上的炸彈,免他們陰溝裏翻船,梁特首政府連發幾招,無論你認為這是轉移視線,抑或相信他們回應民意,這些敏感時刻的一系列動作,動機誰也明白。不過當看到林鄭的眼淚時,我只想到,這究竟是第幾個香港官員煞有介事在廣大市民面前流馬尿?唐英年被揭僭建兼講大話,喊;曾蔭權被懷疑貪污,扮喊;陳茂波搞劏房,又喊;到上星期林鄭月娥接受電視訪問,中途又擠出水汪汪的眼眶。二○一二年我們高官的感情,比Henry的情感世界還要豐富,我不明白,為何這班平均年齡早過半百的「演員」,會以為區區的幾滴似有還無的眼淚,會感動到廣大的香港市民?我想,這正是一種國民教育的展現。這種事事要人訴諸情感認同的教育,建立起中國人成為「發乎情、止於理(性)」的一群─是非判斷由情緒支配,禁止理性思考真相。這種教育將中國打造成只有感人情節,卻沒有真相的國度。無論四川地震或溫州動車,我們只可看到慈祥的溫爺爺和大量催淚的故事,但豆腐渣工程,以至動車追撞的真相,卻統統被「活埋」,還將尋找事實的全當成尋釁滋事分子。這種只容許狂流熱淚,卻不准對真相有疑問,正是國情。所以在這逐漸被赤化的香港政府,只追求霎時感動的管治模式,便成為政治最正確的思想融合:由發展局局長搞劏房先講大話,被踢破後則放假遁走兼泣告「天下父母心」;到政府連番逆民而行之後,林鄭又擠出眼淚說「市民不信政府」。可見大官們已掌握了眼淚洗刷真相的效用,就是總之一切訴諸感性與眼淚,市民亦奈其不何,吹他不脹。然而,對於已經一殼眼淚的我眾來說,官們千辛萬苦才能擠出一滴眼淚,我並不感動,心裏只想大喊一聲:「喊喊喊,你哋喊夠未?」勇先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