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嘲笑亞洲人矇豬細眼,有時會說squinty eyes,有時說chinky eyes,有時說亞洲人sungazers,都是指眼尾上揚的小眼睛,由於與外國人的大眼睛大相逕庭,因此一直成為外國歧視「針對」目標。日本版時尚聖經《Vogue》去年就因刊登美國女模在太陽穴貼膠紙,扯高眼尾扮鳳眼的相(圖),掀起種族歧視爭議。英女皇皇夫菲臘親王1986年訪華時曾向一名英國留學生,嘲笑中國人眼睛細小,說「如果你在這裏留得太久,就會變成slitty eyes」,即瞇着的鳳眼。美國一名韓裔女子,今年1月在紐約光顧薄餅店時,遭店員在發票印上「中國矇豬眼女士」(lady chinky eyes),氣得她馬上把發票上載twitter抗議。亞洲人普遍長有鳳眼,源於他們屬於典型蒙古人種。由出土的秦俑可見,秦俑臉闊、鼻扁,長有單眼皮小眼睛。單眼皮的眼部脂肪較多,眼瞼皮膚厚,形成一道摺襞,將上眼瞼蓋住,致上眼皮看來浮腫。外國人源於高加索人種,眼睛較大,雙眼皮較明顯,眉骨和鼻樑高。唐代時期,大批屬於高加索人種的西域胡人進入中國,增加異族通婚,促使漢人後代也開始長有雙眼皮。現時亞洲人擁有雙眼皮,就是古代異族通婚所致。《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