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基金獻計 游說外資入市<br> 中央兵分兩路振A股

要求基金獻計 游說外資入市
中央兵分兩路振A股

【本報訊】股民重返市場以真金白銀買股,才是「信心」回歸。為令A股「重生」,金融高官索性兵分兩路,中證監主席郭樹清負責約見內地私募股權基金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即陽光私募),商討搞活A股良方,而上交所、深交所與中金所三大高層則「外闖」游說外資買A股。

郭樹清留守本土發功,上交所常務副總經理黃紅元、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以及中金所常務副總經理李正強則游說外資買A股,上述三個機構負責人即將啟程分赴歐洲、美國和日韓市場,全面介紹中國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會和今年以來大幅放鬆管制的QFII機制。

資本開放主動性日增

他們此行更直接的任務則是說服更多的國際投資機構申請QFII額度。根據外管局披露的資料,截至今年8月31日,已經有152家機構獲批298.68億美元QFII額度。這剛好相當於用完2003年QFII機制建立時確定的首批300億美元額度。今年,外滙局和中證監新推500億美元額度,使QFII機制總投資額度提至800億美元。
據悉,陪同三大交易所負責人出訪的還有國內部份一線券商的銷售交易部負責人,以及合資投行的首席經濟學家、首席策略分析師等專業人士。此次出訪,也暗示着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主動性正在日益增強。
一位QFII機構駐華代表表示,儘管中證監大幅降低QFII申請門檻,拓寬了投資範圍,但境外機構可能對新的政策缺乏了解。

外資不了解QFII新策

另外,部份QFII機構反映在募資時遇到投資者擔心中國經濟和市場的情況。因此,有必要通過國內交易所、中介機構路演的方式,向境外機構投資者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
中證監今次借助「外勢力」是由於中國經濟轉弱,已令外資減少投資,若QFII資金回來,有助挽回內地股民入市信心,發改委於上周發功令上周五A股出現2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成交,昨日回落至1800億元左右,不過已較平日的1000億元左右為多。
而然,QFII的資金有限,要成交持續性「歸來」,內地基金要扮演重要角色,因此,郭樹清亦與包括鼎暉、弘毅等基金代表見面。此次會議的針對性非常明確,監管層希望與私募界頂級的機構面對面交流,了解目前行業基本情況,了解監管層以及交易所、券商等服務中介的工作還有哪些改進的空間,更重要的是探討如何壯大包括私募基金在內的機構,並讓讓其在二級市場上真正起到專業的引領作用,即設法「舞動」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