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由好打得變成好喊得,接受傳媒專訪感觸落淚, 翌日「梁心報章」以林鄭哭了做主菜,十二萬黑衣人逼爆添馬的新聞屈居內頁。
為甚麼高官流淚要做頭版?難道高官天生無淚腺?無淚腺都識喊,簡直是神蹟,所以要重點報導。
又或者,原來高官哭喊會大傷身體,損耗折壽,那便值得頭版報導。
又或者,原來高官是皇室貴族,理應高高在上,如今居然為了我等賤民而垂淚,實在是「紆尊降貴」,大書特書,吾皇萬歲。
但等一等,林鄭為甚麼哭?她說,「自己的誠信與民望押進政府」,又為政府的德政被一班人誤解感到難過。弄了大半天,原來林鄭不是為了香港市民超過一星期的和平集會而落淚,不是為了市民、包括63歲的老師以及社運老鬼接力絕食而落淚,不是為了家長老師社會各界包括平時不敢過問政事的演藝界也不畏風雨站出來而落淚,反正林鄭原來不是為了你我他而落淚,她只是為了「政府德政被一班人誤解」而落淚﹗
OK,你不為市民的堅持而落淚,fine,反正市民從來不是為了希罕你的眼淚而聚集;但說「政府德政被人誤解」,我卻要問問林鄭,政府哪一項的德政讓哪一班人誤會了呢?十二萬人星期五不去蘭桂坊卻聚集政總,難道我們都誤會了國民教育科?
其實林鄭哭是一個悲劇,因為這代表了政府已經山窮水盡,本來還可以消費官員的「高民望」,但後來發現「高民望」已經碌爆咭,林鄭唯有使用女性原始武器:喊。
使用眼淚其實已經非理性,而希望感情上打動市民;但對不起,同樣都是「感性牌」,我相信輿論會更為63歲的韓連山老師連續絕食超過100小時而感動。
一哭二鬧三上吊,下次林鄭這個寶號,還有甚麼貨可以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