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梁振英早前說「撤回與不撤回之間有好大空間」,所謂空間原來是「學校自決」。時事評論員指梁表面讓步,實質是「假撤回」,內藏極多魔鬼細節,為國教科留尾巴,待民怨降溫後,政府隨時逐一收拾不肯就範的學校。本港有50多間官校,辦學團體是教育局,校方真的可以「自決」?教局已向各校撥款53萬元,該如何處理?動用了應否退回?或必須繼續推行?官員在記者會上對這些疑問不置可否。去年教育局要求英皇書院減班,師生及校友群起反對,但最後局方以辦學團體有最終決定權為由「霸王硬上弓」。
靠撥款收買學校開科
連日到公民廣場聲援的時事評論員潘小濤指出,梁以學校自決包裝,暗藏極多魔鬼細節,「個名好靚,但係咩叫自決?原則係乜?仲有冇視學制度?好多嘢冇講清楚」。由母語教學、閹割中史科到國民教育科,潘小濤指每一步都是中共赤化香港的陰謀,梁振英深知反對聲音實在太大,便使出詭計圖打散反對聲音,總之不肯撤回這項政治任務,「呃到小部份人,以為讓步就收貨,一定有分化作用。等社會冷卻,靠撥款同政治酬庸逐一收買學校,唔聽話就殺校、用視學評級搞你。到時學校『自願』開科,家長仲可以點?」潘促請梁撤回課程指引重新諮詢,並定下學校自決的原則及具體機制,才能免除公眾對上述魔鬼細節的疑慮,「佢堅持不撤回,千祈唔好中計,咁辛苦堅持到家,點可以回到起步點?」據了解,梁振英拋出這個「假撤科」方案,其中一個考慮就是要分化反國教陣營,希望爭取一些較溫和家長放棄抗爭。事實上昨晚的確有家長建議應「見好就收」,認為不應再無了期抗爭下去,若然政府的讓步等同已令洗腦科的推行「廢了武功」,就應該考慮撤退,「好多家長要返工,就算要繼續監察,都唔好無了期留喺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