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色香味觸:今日齊投良心票 保衞旺角!

聲色香味觸:今日齊投良心票 保衞旺角!

沒有民主自由的國家,就沒有所謂國民教育,因為一黨或一人獨大,教的必然是不違反他們意願的東西,永遠不會有客觀的存在。今天是香港人決定自己將來命運的日子,拿你們的選票出來保衞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的權利! 攝影:黃子偉

仰止

資深傳媒人、影評人,最愛聽歌睇戲睇女。

旺角,是真正的香港核心價值。
從擠擁不堪的旺角地鐵站銀行中心出口掙扎到地面,舉頭一看,原來誠品開張對旺角的小書店沒有多大影響。我跑上兩年多沒去過的田園書店重溫舊夢,仍然看到很多年輕男女擠在細小的地方打書釘。有些還是說流利國語的同胞。你們也許不知道,我少年時的其中一個夢想是:中、台兩地的青年能夠來香港的旺角,看看那些販售的書本,吸收一下自由的氣味。
也許,我這樣想已經存在很大的自大症。香港人曾經為之而自豪的,對我來說不是李嘉誠變出來的超級財富,而是「識見」。我們曾是國際大都會,來自四方八面,外國的和華人社會的;過去的和現代的知識在我們那個年代開始爆炸,看到華人地區,能夠迎接這個大爆炸的就只有香港。我們比他們知道得更多,比他們也就更聰明,他們,正是我們的同胞!阿燦代表無知,反過來便是說我們知道得很多。我們為甚麼知道得這麼多?因為有旺角的二樓書店,因為沒有國民教育向我們洗腦,於是我們能夠自由地,客觀地看事物。
我不是一個絕對主義者,客觀也是相對的。但重要的是我們不會預設一個框架來困着自己的思想。我們不需要別人教我甚麼主義才是最對的。友聯書局夠反共吧?幾乎所有正中書局出版的書,及唐君毅、牟宗三的書我都在那處買的。還有商務,第一套中文版《資本論》就是從那裏抬回家看的,跟着又買了《剩餘價值理論》《反杜林論》,而且很奇怪,每次中國共產黨甚麼大的報告我都會買來看。
旺角的二樓書店已經是組成我的人格的重要地方。弗洛伊德的書我看的都是台灣志文書局出版的。好像是幫襯學津。當然還有《百年孤寂》《湖濱散記》《變形記》等外國文學。台灣七十年代的作家更加是瘋狂地看。我曾經覺得整個旺角的二樓書店都是我在資助的。
我到現在仍然覺得自己很愛國,所有關於中共問題的書無論是真有料到還是吹水垃圾我都有買。我反對資本主義,但共產黨和國民黨當年又是我所恨。我曾經企圖找出一條中國未來可走的路,所以我連政治報告都去買來看。而我一切的思想,都是來自旺角的。這一切從來沒有人拉着我的衣服說:你要愛中國!

上海街那間將舊書胡亂堆得如山高的書店的那個阿伯,我很怕跟他說話,因為他總噴得你滿臉口水,礙於禮貌又不好意思彈得老遠。我買過張恨水的《金粉世家》;也買過一些五、六十年代半文白的鹹濕小說,都是在那堆垃圾中找出來的。
還有那時電影中心也在旺角,我第一次看大島渚的《感官世界》便是在那裏看錄影帶的。還有鳳飛飛的黑膠唱片也是在旺角買的。今天我明明沒有唱機,結果還是在節拍買了這張鳳飛飛的特別版Picture Disc,那個清純的樣子當年迷死我了。節拍唱片的那位老闆現在頭髮有點花白,他應該認得我這個老顧客,只是我們從來沒交談過,這是因為我的自閉症而已。那時它應該是在荷李活中心的,Joy Division、New Order、Everything But The Girl等樂隊的唱片全是幫襯他的。
更重要,更令我始終生活在貧窮線下的是,我第一條訊號線(Monster)也是在旺角買的,第一個Shure唱頭,第一個麥景圖C-30,第一對垃圾鏟喇叭,第一張發燒碟《藍雨褸》……都是在旺角捧回家的。
旺角是個無政府的地方,它有齊無政府的混亂和黑暗,但也有各種不同文化的自由衝擊。我真想拉着那些在女人街買印有香港字樣T的自由行同胞,告訴他們旺角的真面目是甚麼?不是蕭乜乜小姐,大波蓮小姐,又不是甚麼平價衣服,飾物,不是金毛強,不是全座皆雞竇的XX大廈。他們同樣是旺角文化,同樣是令旺角之所以成為旺角的重要東西,但是,最沒有人留意的是,香港人的識見,知識的來源大部份來自這個地方。

第一次

旺角有我的這麼多的第一次,幸喜我第一次的性經驗不是來自召妓,否則也一定是在旺角。但我有很多第一次讓我很難忘:第一次看到外國人。因為小時候我第一次有錢從油塘乘車到市區的,只是旺角。回想當時年紀小的我應該是有點震撼的。第一次看到穿低胸衣緊身褲的妓女和馬伕走過我身邊,是近距離的只差一點便碰到那種。雖然當時我已看了不少鹹書鹹相,仍然心如鹿撞。第一次看到自由行那些同胞踎在街上談天,令我有種他們不是我的種族的心態。
識見便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識見來自自由民主,而不是由上而下,或者由貴族告訴我們的。國民教育是統治者的騙局,不要混淆道德和公民教育,我們是要認識怎樣去做一個人,而不是只應該怎樣去做一個甚麼樣的人。第一次,我覺得我手上的兩票比過去任何一次選舉都重要!
現在的旺角呢?下星期跟你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