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呻一呻】有居住樓齡逾20年的租置公屋業主反映,樓宇老化及單位滲水嚴重,已出現石屎剝落及露出鋼筋,惟投訴後又遲遲未獲處理,終日「心慌慌」,恐石屎隨時跌下搞出人命!公屋聯會狠批房屋署未有積極處理問題,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記者:劉丹丹
賴小姐居於26年樓齡的青衣邨,其母親已透過「租者置其屋計劃」購入單位,近兩年前其單位天花多處出現滲水,其後情況不斷惡化,去年中起更有石屎剝落,並露出鋼筋。她不滿說:「有一次睡房成嚿(石屎)跌咗落嚟,好彩冇人喺屋企!」投訴無門,更被當「人球」!賴小姐無奈說:「同房署投訴,房署話管理公司負責,之後又叫我搵食環署,樓上又同食環署講已經搞掂咗,房署又話食環署有結果再通知佢哋,都唔知究竟應該搵邊個部門!」經歷逾一年兜兜轉轉,問題至今仍未解決,她最擔心是石屎繼續剝落,危及住戶安全。青衣邨租戶服務辦事處回覆指,該邨為「租者置其屋計劃」第四期出售屋邨,賴小姐及其樓上單位均已出售。業主透露食環署及屋宇署正跟進其個案,並於最近接獲屋宇署通知,樓上業主已完成滲水的維修,署方亦已進行測試,將於本月底通知結果。屆時,業主會聯絡辦事處,以協助維修單位內的石屎剝落。而兩署的聯合辦事處則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王坤籲設維修津貼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指,房署一般以「打針」方法整治滲漏,「用一啲膨脹膠,喺天花度打落去,但始終都係治標唔治本」。由於樓齡較高的公屋單位滲水問題太普遍,房署在處理上欠積極,「有人投訴咪做囉,你叫我整,我咪用打針嘅方法囉,但打針之後可能三個月、最多半年又再滲漏」。他建議房署可考慮調遷嚴重滲水單位的住戶,以進行大規模維修;另可考慮按樓宇的損毀程度,決定是否重建。就處理投訴跟進慢的問題,他質疑:「既然房署做唔切,係咪可以考慮設立一啲維修津貼?」以合理價錢容許住戶自行聘用師傅維修,既彈性亦能加快進度。檔案編號:0723018社會服務◆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報料熱線:2929 0000◆社會服務熱線:2990 8288◆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 8688◆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傳真:3711 2468◆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