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高溫效應蔓延新界西北區,昨日屯門瓏門公佈首批單位平均售價高近1.12萬元以上,與同區比較高出逾倍,全城譁然。已超過全港大型藍籌屋苑(撇除豪宅屋苑)平均呎價,寫下全港歷史紀錄。面對樓價高企特區政府束手無策,還被發展商睇死冇辦法在極短期內可以推出大量土地供應,夠膽以超乎現實價錢推售遠超出現存所有現樓的價位,反映了發展商對政府壓市無助的反應。評論指出由於持續全球救市行動,如歐洲各國努力支撐金融體系以免火燒身;而美國本身亦多番傳出存在放水空間,資產價格必定受消息刺激上漲,正如油金價已回復升軌。物業市場享受了多年低息着數,供樓支出仍介乎於佔收入四至五成的安全位,通脹仍處於高水平,銀紙貶值的現實推動了用家和投資者相繼入市,製造了大量需求。房協深水埗喜雅在5月份以近呎價8000元推出,即日320伙分層單位全部售罄,反映市場購買力回流樓市,因為那時受到歐債危機一度惡化,擔心演化為另一場金融海嘯,但用家無懼顯示了有真需求。後來由細價樓帶動下首先反彈回升,豪宅亦迅速改善,太古地產以呎價6.36萬元售出司徒拔道53號Opus Hong Kong首個分層單位,並創全港分層次高。不過驟眼看來樓市好像無風無浪,發展商那種貪婪之心隨時製造另一次大跌危機,不斷推高房價短期引起了邊緣客入市的抉擇,這批可能是首期不足或收入未能符合申請資助房屋的一群夾心階層。市場的瘋狂搶購假象使他們由唔信變信,在樓市浪頂勉強入市,高位接火棒,事實上居屋連番破頂,也是樓市見頂訊號,樓市泡沫爆破的前奏。劉兆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