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 遷 - 李純恩

變 遷 - 李純恩

上海老同學在國營廣告公司工作了許多年,最近公司改制重組,他有兩個選擇,一是升職,調任母公司,一是拿一筆退職金,當作退休,老同學選了後者,吃了「肥雞餐」。
上海這類「肥雞餐」的算法是工齡一年算一個月工資,最後再加一個月工資。老同學工作了三十六年,結果的退職補償為三十七個月的工資。拿了這筆錢,馬上轉投早已向他招手的另一間私營公司,如得意外之財,很高興。
三十六年前,他的工資是三十六元人民幣,如今是六千元人民幣。三十六年前,六千元是做夢也想不到的天文數字,但在今天的上海,六千月薪很一般了。於是我跟他回憶當年拿三十六元一個月的年代─我來香港之前,也拿過兩年「三十六」的─那時候,三十六元一個月,好像也過得很隨意,今天,六千元一個月,也不寬餘,滄海桑田,這麼一說,也大半輩子了。
在大陸,從國家單位退下來的人,不管以後又幹什麼私人事業,都算「下崗人士」,老同學跟我數一數,原來許多同學跟朋友都是下崗人士,雖然有些人現在已有很好的發展,但身份依然是「下崗工人」。
老同學說,我們這裏就是這樣,都是下崗工人。我說大家處境一樣,人家問我是做什麼的,我報「下崗編輯」也報了十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