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資訊科技界功能組別的選民資格再起爭議,親建制的業界組織資訊科技聯會ITJC,透過與另一組織iProA的「會籍互換計劃」,替原來不符選民資格的會員避開要求「做滿一年會員」的限制,取得選民資格;而且ITJC審核申請兒戲,即使不交會費和工作證明,申請照樣成功。有「走後門」取得投票資格的選民直斥機制兒戲,大開種票之門。
記者:林偉聰
在香港資訊科技聯會ITJC的入會申請表上,最後兩頁有一個「Membership Concession Scheme(會籍互換計劃)」,讓ITJC的會員與其「伙伴組織」互換會籍,即同時擁有雙重會籍,但可供選擇的「伙伴組織」就只有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換取iProA會籍的門檻與加入ITJC相若,不過換會籍的費用僅50元,比較原來iProA會籍的500元年費,價錢低至一折。根據《立法會條例》,ITJC是認可的選民團體,但透過它登記做選民的會員,必須在申請前的一年一直是會員才符合資格;iProA則無此限制。由於今年選民登記在5月16日截止,所有在去年5月16日後加入ITJC的會員理應不符選民資格。但會方推出會籍互換,就可將年內新增的會員轉入iProA,避開法例「一年會員」的限制登記做選民。
毋須呈交業界工作經驗
陳先生從事資訊科技業,今年5月初有朋友介紹他可經ITJC獲得選民資格。陳原本不知道有「一年會員」限制,故申請時只填了加入ITJC的部份,不過他後來就收到ITJC行政總監徐海山的電話,表示「如果要投票,就要加入iProA」,陳遂申請會籍互換,結果成功取得選民資格。更離譜的是,陳先生在整個ITJC入會過程沒有付出分毫,連證明在資訊科技業工作經驗的文件也沒有交,也成為選民:「非常兒戲,個個種票都得啦!」ITJC的徐海山昨指要經理事會討論才可回覆;選舉事務處指處方會根據組織和選民提供的資料核對選民登記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