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央大興基建谷經濟,銀行勢要「開水喉」支持大局,內地傳媒指,由於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明哲保身」,城商行和小型股份制銀行,在此輪地方政府融資熱潮中,開始扮演主角,出手之大方絲毫不遜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但如何控制借貸風險亦隨之受關注。
盼支持地方發債
對於市場關注,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司長徐林昨日出席一金融論壇時表示,中國銀行業吸收的存款量巨大,因此中國有充裕資金來支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支出。他續指重要基建項目需要政府的資金支持。但沒有詳述那些範疇需列作優先支持,只表示地方政府大部份都依賴銀行進行融資,故必須允許地方政府發債,以支持發展項目,否則將迫使他們去物色其他更高風險融資。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截至目前,包括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北部灣銀行、齊魯銀行等在內的超過10家規模較大的城商行,與地方政府或平台公司簽訂授信協定,授信規模動輒上百億乃至數百億元人民幣。在平台貸風險仍未得到有效化解之際,地方銀行的舉動令人擔憂。而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目前對地方政府平台貸還是比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