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最捨得投資又最重視培訓的行業,莫過於保險業。前一陣子和龍頭大行J Sir閒聊,講起他們的培訓團隊猛將如雲,和他們互動合作,拉高了我的水平。J Sir慨嘆,要是同事們尤其年輕一輩如我般識貨就好了!他們公司每年花在培育及培訓的金額及人力物力,大得嚇人,只是花盡心思絞盡腦汁策劃籌謀的課程,受歡迎的程度及效果,可以很差強人意。
我雖不敢以專家自居,但年來為不同行業策劃設計過不少培訓課程,J Sir的心情我感同身受。不只職場,在大學情況更為惡劣,校方年中不停為學生開辦各式各樣的培訓課程,學生有時間上莊搞莊務,不過抽不出時間上課,我試過在一個可以容納超過200個學生的會議室,對着十幾個學生空洞洞地上課,過百個報了名的學生完全無影無蹤,白白浪費幾多心血時間資源?更差劣的,是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受影響被破壞的,是整間大學的聲譽。
以前培訓是大公司才有能力提供的福利,更是招聘的賣點。奇怪的是,在培訓如此普及的今天,勞資雙方對培訓反而意興闌珊,都向我大吐苦水。資方覺得員工不領情,冇又投訴有又不願上,貼錢買難受;勞方覺得犧牲時間精神上課全無意義,徒耽誤工作。
不可能改變內部矛盾
員工之所以毫不熱衷,原因非常簡單,當那些培訓課程只是例行公事、門面工夫;內容粗濫千篇一律三幅被,只是照稿讀Powerpoint整叠Handout自行參考的時候,講的沒趣聽的無聊,會有甚麼成效結果?只求快些搞掂各自交差算吧了!
最近有一公司找我幫手度身設計一個培訓課程。會面過程中管理層不斷投訴,過往做的幾個培訓完全達不到預期效果,員工亦在背後埋怨投訴。問清楚這班高層的期望,是要提高員工士氣、提升工作效率及積極性,改正遲到不負責任怕蝕底的工作態度,對未來發展路向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之後,我自知力有不逮只好知難而退。
培訓是必須,不過只是輔助工具,公司的內部矛盾及問題,員工的思想工作的態度,都不可能靠搞幾個培訓課程就能改變。何況老闆不是真正相信培訓的價值,只想借培訓進行灌輸「洗腦」教育,或者花錢做掩口費買個擋箭牌,肯定徒勞無功。我曾為幾個政府部門做過培訓,他們的表現令我對公務員刮目相看!原來死板的是架構、僵化的是制度,不是員工,只要課程內容Update充實,言之有物;培訓導師的功力如在下般深厚又生動活潑,出席者有所得着之餘更喜出望外,肯定值回票價!
「Son姐」Alison張慧敏,以獵頭人身份縱橫職場幾十年,有智慧冇美貌有份量冇身材,人稱「魔鬼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