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拍賣網站有賣家以侵權貨品當正貨售予買家圖利,連學生及家庭主婦都加入行騙行列。海關偵查4個月,偵破27宗此類案件,拘捕32人,起出冒牌衣物、波鞋和耳機逾3,500件,總值54萬。
速遞送貨減風險
被捕者為17男15女(年18至55歲),他們有一半人是待業,另一半人是文員、秘書、會計員,當中有一名家庭主婦及一名18歲學生。疑犯透過自己的電腦,在拍賣和賣物網站出售貨物,一般比正貨便宜兩、三成,也有低九成價錢,當正牌貨來推銷。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行動)課監督關煜群表示,不法分子為減低被拘捕的風險,在拍賣網站售出物品後,多採用迂迴手法,如速遞或通知買家前往指定地點自行取貨。亦有賣家透過在不同拍賣平台設立多個拍賣戶口出售冒牌物品,藉此逃避偵查。但海關指調查賣家身份不難,呼籲巿民勿以身試法。
海關在本年5月開始,展開代號「撒網」行動,至目前共偵破27宗此類案件,起出逾3,500件冒牌貨,包括Nike、adidas波鞋、Sony耳機和勞力士手錶等,總值54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