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訪問了一個不會認字的老婆婆,記者拿着某告急候選人的照片,問是否有人請她投其一票。老人家一看照片,覺得有點面熟,恍然大悟般,是她,是她。那語氣只覺是在認疑犯似的。記者問你知這人叫甚麼名字,老人家說,李,李甚麼的。原來老人家還是該候選人所屬政黨黨員,因為過時過節有許多優惠福利,於是入會,無辜成為黨員。此候選人都做過些甚麼,投了她一票會對她的兒孫有甚麼影響,自然不可能強求她清晰知道,也許亦來不及了。鋼票就這樣煉出來的。
有這樣的黨,就有如此黨員,只恨如此一票,不能當廢票論。對於變質國民教育,許多人直接反應是:不要搞細路。對於這種鋼票,最本能的反應也是:別搞老人家!
這原算不上新聞,只是真人樣板示範,示範建制派的人力物力財力,得出來的配票能力,非泛民所能及。李甚麼的告急?堪稱皇帝不急太監急,毫無主見或不由自主之下奉旨投票,難道不是自閹閹人的行為?
泛民也有多人告急,但選民如何做到讓他們贏取最多議席?據往績顯示,除了讓一些人意外落選,也有失公道。元老級人物常教我們,一家人裏面,可以怎樣怎樣票分幾路。但,一家人投票傾向不一定也不必要統一團結,縱使同樣屬意泛民,還是應該尊重各人在不同政治光譜中的選擇,不可能在協調不行時,聽家長的吧。為所謂大局,聽元老話,勉強跟家人妥協投自己不夠認同認識不深的人一票,也可說是民主精神獨立思考的壞教育。反正大局操控力不如人,不如像余若薇所說,本意想投誰就投誰吧。
我只知道對大局有建設的做法,是超級區議會一票,不能放棄,不能不投,否則,自以為做了原則教條主義信徒,其實也變成自閹了權利的太監,幫了皇帝一把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