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明日舉行,根據各項民調顯示,仍有兩三成受訪者未決定投票取向,有候選人分析這群受訪者很大機會不出來投票,最終令建制派候選人漁人得利。事實上,面對反國教、平反六四、反對23條立法、內地自由行湧港等議題,建制派候選人在選舉期間,往往表現得相當民主,可是當選後即露出狼相,變成大話精出賣港人。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建制派候選人變臉醜劇,非民建聯港島候選人蔡素玉莫屬,她在2004年的港台《立法會選舉論壇》上,被問到民建聯對07、08雙普選立場。其實在2003年民主黨涂謹申提出07、08雙普選的議案,當時民建聯投下了反對票,但蔡在論壇上竟說:「民建聯是最有誠信的,我們是支持07、08的(雙普選),要寫在政綱上。」當然,民建聯在立法會選舉後,不只沒有支持07、08雙普選,連2012年雙普選也反對,其厚顏無恥之程度,令人嘆為觀止。另一較近期的例子是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接受電子傳媒訪問,談及民建聯對替補方案立場,當時記者一針見血問譚究竟他們立場是甚麼:「原方案,你(譚耀宗)支持;修訂嘅,你支持;唔諮詢,你哋又支持;到諮詢,你哋又支持;你哋嘅立場喺邊呢?」結果譚被問得啞口無言,其實民建聯的立場就是政府立場,現在所謂的選舉承諾,根本不是承諾,一過了選舉就會忘記得一乾二淨,只會依北京及特區政府立場行事。由於建制派選票全是「鐵票」,他們大部份支持者,不論建制派候選人如何不守選舉承諾,那些鐵票仍會投建制候選人一票,假如要攤薄他們得票、令他們失去議席,唯一方法就是不投票的選民也出來投泛民一票,以所謂「六四黃金比率」計算,理論上100人投票,建制派有40多票,得票率有四成多,但若果有多40名反建制、支持泛民選民出來投票,變成投票人數是140人,建制派的40多票鐵票佔的比率,就下跌到不足三成,足以令他們失去議席,所以要抗紅救港,所有選民一定要出來投泛民一票。作者:馮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