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人絮語:安靜的告別

醫人絮語:安靜的告別

患了胰臟癌的鄭伯是其中一位參與「晚晴照顧計劃」的病人,他跟太太入住同一所安老院。鄭伯神志清醒時在醫護人員、太太及從外國回港的兒子面前,訂好臨終意願。鄭伯選擇不接受急救、自然地離世。往後的日子,鄭伯身體情況一天比一天差,鄭太十分擔心,後來了解到即使訂了臨終意願,醫護人員仍會提供緊密支援,以穩定鄭伯的病情,免得進出醫院急症室受不必要的折騰,醫生又會處方止痛藥令鄭伯舒服一點,鄭太後來也就信心大增,安心釋懷陪着老伴步向人生盡頭。

積極準備最後時刻

在鄭伯人生的最後幾天一直留在安老院,由太太和兒子24小時陪伴。直到昏迷了才由院舍人員陪同下,送到急症室,在一間特別安靜的房間,彌留兩小時,然後就在太太及兒子陪伴下安詳離世。後來我得悉鄭太亦患了末期腎病,她如丈夫一樣表明不希望接受心外壓、插喉等創傷性的搶救程序,選擇自然離世。在鄭太作了這個決定後,醫護人員和院舍職員亦為鄭太提供最適切輔導,協助她做好心理準備。死亡是人生必經的階段,這些例子正好說明死亡不是忌諱,不應避而不談,反而應該更積極作好準備。「持續照顧」和「老有所終」是香港安老服務的理念,而「善終」與「好死」更是傳統中國文化着重的概念。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及賽馬會護理安老院自2009年9月試行「晚晴照顧計劃」,為末期病患長者提供晚期臨終照顧,包括疼痛管理、度身訂做及持續性的臨終護理計劃,讓長者可根據自己的選擇,在熟識的環境下離世,同時家人亦能夠全程陪伴左右直至最後一刻,達致生死兩相安。撰文: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老人科顧問醫生陸嘉熙隔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