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繼美國雙「反」後,歐盟昨正式對中國光伏組件及零部件等展開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逾200億美元(約1560億港元),為內地最大規模的貿易訴訟。業界認為,歐洲市場佔中國光伏出口總值近60%,假若最終中方被裁定反傾銷,中資光伏業後果將非常淒慘。 記者:陳韻妍
中國去年向歐洲出口總值210億歐元的太陽能電池板及組件,約佔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60%,反映歐洲市場對中國光伏業的重要性,一旦被裁定反傾銷,對中國光伏產業造成致命打擊,無數小型光伏企業面臨破產。
業界籲增內銷比重
於內地產銷多晶硅的企業高層向本報承認,「歐洲市場對中國嚟講好重要,家歐盟擺明係搵嚟搞,想整瓜中國」,相信中國今次的反應會比以前更加緊張,「唔排除最終會演變成幾火爆嘅局面」,現時中國的光伏產品已可與歐美爭一日之長短,故中國政府應自救,增加企業的內銷比重,減少倚賴歐美市場。
對於歐盟的決定,中國商務部對此深表遺憾,發言人沈丹陽指,中歐光伏產業是一種互相依存、互利合作的關係,限制中國光伏電池產品不僅傷害雙方產業的利益,也將破壞全球光伏產業和清潔能源的健康發展,希望中歐可通過磋商合作解決光伏產品的貿易摩擦。
專門研究光伏行業的中資分析員表示,今次進入反傾銷調查的產品種類較廣泛,除包括一般光伏組件及零部件外,硅片亦被納入調查範圍,即使保利協鑫(3800)生產的硅片以內銷為主,但其客戶生產的光伏組件主要銷往歐美,故協鑫也會間接受到影響。
協鑫今年累挫47%
該分析員續稱,現時光伏組件及多晶硅價格於低位徘徊,加上需求疲弱,行業相當不濟,倘歐盟最終裁定反傾銷,中國光伏業的下場將會很慘,就以美國的反傾銷裁決做例子,對華產品徵收的反傾銷關稅可高達200%。
由於經營環境惡劣,光伏相關股今年表現好得人驚,協鑫累跌47.47%,卡姆丹克(712)累挫37.04%,順風光電(1165)跌38.31%。
有外資基金經理坦言,光伏始於是「奢侈」行業,經濟好時政府便會提供補貼,扶助行業發展,但如今全球經濟陷入低谷,預計光伏行業至少要一至兩年才能走出黑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