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不代表是錯 - 八夕

孩子,不聽話不代表是錯 - 八夕

近來的新聞,讓我想起五年前,我曾經投稿到《蘋果》,寫了一篇〈孩子,不一定要聽話〉。事隔五年,當年那個因為不肯使用數學老師指定公式,而被指摘不聽話、被扣分的學生,已經成為了中六學生,明年就要考大學了。當年,她和同學們因為不肯使用老師指定的公式,跟老師掀起一場小鬥爭。今年,她問我,她是否應該加入學民思潮。我跟她說︰「那是你自己考慮的事。如果你跟他們有同樣的理念,認同他們的想法,站在同一立場,當然可以加入。但如果你只是追潮流,就不應加入。」我沒有追問她後來是否有加入,不過我知道,就國民教育這事兒上,她和大部份同學們都是反對的。而事實上,有很多學民思潮以外的分子,其實也是反對國民教育的。沉默,不一定代表支持。不聽話,其實也不代表是錯。正因為世上有太多事情,並不是非黑即白,所以我們才要獨立思考。你生於這個國家,愛你的祖國,其實不一定是你的責任。不愛國,不代表會破壞這個國家。愛國,也不代表你一定會有建設。所謂的愛,有時沉重得令人難以承受。學生最喜歡我替她補通識,因為我會看不同類型的新聞,能給她分析多一點觀點。每次討論事情,我都跟她說,無論你跟我是否站在同一立場,我也會以反對派的姿態出現,因為我要教她批判思考。同時,她必須學懂,所有事情也該是有理據。為甚麼你支持或反對普選、為甚麼你支持或反對國民教育,皆應有因。能夠以理服人,才能成功。她在通識課上,大多時候都取得不錯的成績,我也感到安慰。只會聽話、唯唯諾諾,當然可以安度餘生。但如電影所說,如果你沒有理想,又跟鹹魚有甚麼分別?而人沒有思想,又何以為人?你思考過,覺得你該服從就去服從。但不經思考就服從的話,豈不浪費你的腦袋?孩子能夠為了爭取他們想要的東西而落淚,我覺得是他們真實的感覺。可是,如若哪天孩子被訓練到為了領導人離去而痛哭,我怕我會心寒。八夕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