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昨日終推出所謂的港人港地政策,然而,新加坡及澳洲,早已設有外地人置業的限制,以保障居民買樓置業,不過有關措施未能壓止樓價上升,只令交投回落。
星澳限制外地人買樓
曾幾何時,以香港房屋政策為師的新加坡政府,其保障居民置業政策早已發展成熟。
佔新加坡物業市場八成多的組屋(類似本港公屋),只限該國市民買賣,外國人絕不可染指。至於私樓市場,除不可全幢購買外,完全容許外國人自由參與買賣。星洲建屋發展局的規例,只讓本國公民購買新組屋,而永久居民則可在二手市場上購入組屋。在組屋購入後,必須住滿五年後才可轉售。
不過,中原周浩然指,因近年越來越多海外買家投資新加坡物業,新加坡政府於去年中推行賣家印花稅,首年賣樓要徵收最高樓價16%稅項,以後逐年遞減4%,到第五年始免稅。
去年底更增設買家額外印花稅,凡外地人買樓,即額外增收樓價10%稅項,冀以高成本壓抑外地人買賣樓宇意欲。不過,他指措施只令整體交投下跌,樓價依然錄得溫和上升。
此外,澳洲政府2010年也為外地人買澳洲樓設下限制,非澳洲居民不能買二手樓,臨時居民要經外國投資審委員會審批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