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男嬰後腦骨折<br>院方拒做磁力共振 父母質疑隱瞞

仁安男嬰後腦骨折
院方拒做磁力共振 父母質疑隱瞞

【本報訊】仁安醫院發生新生男嬰後腦骨骨折醫療事故。一名男嬰出生後不久,出現呼吸困難及持續嘔吐。其父母控訴院方拒為兒子做磁力共振檢查,更質疑院方隱瞞失誤,直至兒子轉院後才證實後腦骨骨折及腦出血,現時危在旦夕。父母懷疑生產過程兒子或曾被跌倒而受創,誓要院方交代。記者:陳沛冰

鄒太上月24日早上在仁安醫院剖腹誕下約7磅重男嬰,出生時健康正常,但四小時後男嬰開始嘔吐,晚上有呼吸困難及心跳不規律等。

鄒太上月24日早上在仁安醫院產下男嬰後,一家三口還滿心歡喜合照,但不久男嬰病情急轉直下。被訪者提供圖片

僅稱缺營養液須轉院

鄒先生表示,仁安醫院兒科顧問醫生劉成志指兒子可能是心臟、新陳代謝問題、感染或腦出血,即時將兒子轉往深切治療部,其後劉成志又指兒子可能受感染。鄒續稱,直至27日院方為其子做超聲波檢查,顯示他輕微腦室腫大,但劉成志指其子腦室腫大屬正常誤差範圍內,不需做磁力共振。三日後劉成志才指兒子嘔吐嚴重,腸胃可能有問題,需使用營養液,但仁安沒有,建議將兒子轉往公立醫院。鄒同日晚上為兒子轉往聯合醫院。
本月31日聯合為男嬰進行腦部電腦掃描,證實後腦骨骨折及有腦出血,推斷腦出血由骨折造成。同日下午鄒太致電接生的仁安婦產科部門主管余啟文,余承認生產期間曾用產鉗,但強調產鉗弄傷嬰兒的機會很微,卻向家屬表示「當係我造成」。

每當想起醫院指出生不足兩周的兒子隨時有生命危險,鄒氏夫婦不禁哭起來。謝榮耀攝

疑被產鉗弄傷或跌倒

鄒太表示,兒子已轉往伊利沙伯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醫生話BB會有生命危險,叫我哋要有心理準備,做最壞打算」。他們懷疑生產時兒子頭部被產鉗所傷,或產後曾被跌倒而受創,並質疑醫院隱瞞事件而要兒子轉院,又不肯作進一步檢查。兩人今日會與仁安管理層會面,要求院方交代。
仁安醫院副醫務總監梁國齡表示,院方沒有阻止為男嬰做磁力共振,因若要進行磁力共振,需處方藥物讓嬰兒鎮靜,擔心藥物會影響嬰兒呼吸。男嬰出生時沒瘀傷,生產過程依足程序,相信不是生產過程中造成創傷;男嬰也沒有跌倒或被重物撞擊,暫時未知事發原因。院方沒有隱瞞事件,前日已向衞生署呈報。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表示,若剖腹生產的孕婦沒有作動,或胎兒頭部過高,要用產鉗調較胎兒頭部才能生產,由產鉗造成腦部受創機會很微。
衞生署前日接獲私家醫院呈報一名初生嬰兒因出現呼吸困難及嘔吐,轉送公立醫院的個案,但是否屬須呈報嚴重醫療事件,仍要待院方提供資料。

仁安醫療事故過程

8月24日:鄒太早上約10時剖腹產下男嬰,4小時後鄒生發現兒子嘔吐;晚上約11:30護士發現男嬰呼吸困難及心跳不規律;醫生指可能受感染或腦出血等,轉入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
8月26日:醫生推斷男嬰受感染。
8月27日:院方為男嬰照超聲波,顯示腦室輕微腫大;
醫生指腦室腫大屬正常誤差,不需做磁力共振。
8月28日:醫生指男嬰情況好轉。
8月30日:醫生指男嬰嘔吐嚴重, 但院內沒有營養液,男嬰可能腸胃有問題, 建議轉往公立醫院;約晚上10時轉到聯合醫院。
8月31日:聯合為男嬰腦部掃描, 顯示後腦骨折;下午轉往伊利沙伯醫院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院方指隨時有性命危險;鄒太致電接生的余啟文醫生, 余指生產過程曾用產鉗,並說「你當係我造成(後腦骨折)」。
資料來源:鄒家

永不放棄 坐月仍堅持每天探望

懷胎十月至上月底誕下兒子,對曾三次流產的鄒太及其丈夫來說,內心的喜悅難以形容。當護士把剛出生的兒子交到兩人手中,兩人前所未有的感動,但願一家三口拍下的家庭照不會成為追憶。正坐月的鄒太仍努力「泵」人奶,每日祈禱期望愛兒盡快康復,重回她懷中健康成長。
30多歲的鄒太之前不幸三次流產,故今次再度懷孕做足產前檢查,顯示母子健康,與丈夫早已為新生兒子作好準備,買齊嬰兒車等用品。鄒先生說:「BB出世時好開心,好開心,佢(護士)抱嚟一齊影相嘅時候好感動」。可惜幸福的時光只維持了數小時,不久鄒先生發現兒子開始嘔吐,「我覺得BB好辛苦」;後來兒子病情惡化,「連打開眼都冇力」。
鄒生說,太太雖然仍然坐月,但堅持與他每天到醫院探望愛兒。兩人都是基督徒,每天在愛兒床前為他禱告,「希望多啲人幫BB祈禱,想BB快啲返屋企,屋企準備咗好多嘢」。雖然現時要與兒子分開,但鄒太現時仍很努力泵人奶,希望兒子盡快康復,重回她懷中健康成長。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