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渠務署耗資達十億元的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動工,落成後可抵禦五十年一遇的洪災。渠務署與承建商昨日簽署價值6.78億元的工程合約,在跑馬地馬場中央草地下,挖建一個地下蓄洪池,控制來自跑馬地山上的上游雨水流量,並作暫時儲存以調節下游雨水量,避免造成嚴重水浸。工程已於本月展開,預計於2018年雨季前全部完成。
可截約40%暴雨
渠務署助理署長陳建光說,剛完成在跑馬地上游至港島西的雨水排放隧道工程,可截流約40%暴雨流量。在中游部份的雨水,馬場蓄洪池可自動調節水閘的高度,遇有水浸風險,便降低水閘讓雨水流入蓄洪池。待雨勢減弱,池內雨水經水泵排走。整項工程連同預留通脹,工程費共十億元。發展局常任秘書長韋志成指出,政府過去批出的工程,不少因延誤完工日期,引致成本增加。跑馬地地下蓄洪計劃,採用新工程合約(簡稱NEC),加入風險管理,雙方分擔風險額外開支,提高效率,減少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