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標準普爾認為今年中國對鋼材的需求增長會放緩至只有4%至6%,事實上,中鋼協指,80家企業中38家虧損。標準普爾認為,今年中國對鋼材的需求增長會放緩至只有4%至6%,主要原因是佔鋼材近五成需求的住宅和商業建設量放慢所致,標普認為未來一至兩年,鋼鐵行業將受負面影響。
供過於求 利潤下跌
鋼企虧損的原因,標普估計,鋼鐵行業今年出現近25%的產能過剩情況,在供過於求,產品缺乏差異性等因素影響下,鋼鐵價格會繼續下降,令鋼鐵利潤率下跌,將侵蝕行業盈利能力。標普預期,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鋼生產國和消費國,鋼鐵行業前景不明朗,將影響全球成品鋼材和鋼鐵原材料的價格。
中鋼協料近半鋼企虧損
另外,中鋼協內部統計數據顯示,7月納入統計的80家大中型鋼鐵企業虧損19.8億元(人民幣.下同),銷售利潤率為負0.7%,反映大鋼企未必有成本效應。而80家企業中更有38家虧損,虧損總額達36億元,虧損面達46.8%過去7個月內,80家鋼鐵企業僅3至5月實現盈利,其餘月份均為虧損。今年首7個月累計盈利僅7.1億元,同比下降98.9%,虧損企業30家,虧損額達16.94億元。據《第一財經日報》引述一位鋼廠人士稱,由於虧損嚴重,8月份以來很多鋼廠增加了檢修密度,不過,高爐的檢修尚未向軋線傳導,鋼鐵企業整體的減產幅度仍低於預期。此外,由於終端需求一直沒有回暖的跡象,中間商的訂單大幅減少,為了打開銷售渠道,全國很多鋼廠都加大了直供比例。比如韶鋼松山與中鐵物貿及其深圳分公司簽訂了35萬噸建築鋼材直供合同,而寶鋼70%以上的產品已經直接銷售給大型製造企業,馬鋼(323)直銷比例也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