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or定價維持20行做指標

Hibor定價維持20行做指標

【本報訊】銀行公會委託財資市場公會(TMA)就港元同業拆息(Hibor)定價機制舉行檢討,經一輪會議後,已滙集成初步建議書;消息透露,基於技術因素考慮,方案將維持目前以20間報價行提供參考價的報價基礎(quoting base),不會以市場交易基礎(transaction base)作定價指標,運作模式大致不變,但市場亦相信,金管局將會加強對銀行報價透明度及風險管理的監控要求。

組成類別微調

據悉,Hibor報價行總數亦將維持20間銀行不變,惟組成類別會有微調,由以往3間發鈔行、外資行及本地銀行組別,再分列出中資行類別。至於現時以扣除最高及最低報價的3間行共6個報價後的平均值,作為每日隔夜至1年期拆息定盤價的做法,會繼續保留。另外,除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因本身發展策略,已表明撤出Hibor報價行外,消息說,還有約兩間外資報價行將會更換,由其他更活躍於港元拆借市場的中資及外資行取代。金管局發言人接受查詢時回應,Hibor檢討工作仍在進行中。包括金管局、銀公、TMA、銀行界及外滙經紀代表,上周五舉行多方會議,研究Hibor機制及修訂需要,業界已收到TMA工作小組初步建議方案。歐美銀行涉嫌操控倫敦美元同業拆息(Libor)報價,引起全球關注。消息指出,英國雖仍就Libor改革進行檢討,會否將報價基礎轉為交易基礎定價仍未清晰,但本港市場實況及運作模式與海外不同,現時Hibor拆借主要集中1個月或以下期限,3個月或以上交易已很稀疏,若改為市場交易價定價,存在技術障礙,由市場交易引伸的定價,較報價模式更欠代表性。財資界人士陳鳳翔表示,Hibor基本定價機制保留是可以理解,但隨着市場環境變化,現時就如何提高中長期報價的可信性,以及未來報價發展重點作出微調,亦屬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