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糖醃過夜 炒牛肉滑嘟嘟

蜜糖醃過夜 炒牛肉滑嘟嘟

【尋味家鄉菜】電視又重播韓劇《大長今》,一看到朝鮮皇帝的膳食,我就想起那些星期一至日都要訂位兼限時的韓國餐廳,和那些越來越貴的韓國菜。在韓國一個年糕湯只售4,000韓圜(約30港幣),香港則賣100大元,足足貴三倍有多,吃下去比李英愛的樣子還要可憐,一於向韓國泡菜媽媽請教,親手在家做韓國餐!
記者:容慧心
攝影:周旭文
示範:柳英熙

泡菜煎餅

下雨天,韓國人就會想起米酒和泡菜煎餅,最基本的泡菜煎餅餡料只有泡菜和大葱,加入海鮮是後來較富庶的吃法,韓國人一般吃煎餅會蘸上以甜豉油加醃洋葱碎和葱碎做成的醬汁。

材料:
韓國泡菜(白菜泡菜)/韓國煎餅粉各500克、大葱(切段)2棵、魷魚(切粒)1隻、蛋3隻、水500毫升、鹽少許

做法:
1.煎餅粉、蛋、鹽、水拌成麪糊。
2.麪糊中加入泡菜、魷魚、大葱拌成餅糊。
3.燒熱鍋下油,舀入餅糊,攤平,以中小火煎至兩面熟透,完成。

2

3

韓式炒牛肉

韓式炒牛肉味道帶甜,朴太的炒牛肉秘方是用蜜糖醃肉,偶爾亦會加入切絲或打碎的雪梨,因為蜜糖和雪梨的甜味比砂糖天然得多,還帶有點點果香,令牛肉更加軟滑。

材料:
牛肉(切絲)300克 、洋葱(切絲)/紅蘿蔔(切絲)各半個、本菇100克、青椒(切絲)1個、大葱(切段)2棵
醃料:蜜糖2湯匙、蒜茸/麻油各1湯匙、豉油/胡椒粉各少許
(不計醃肉時間)

做法:
1.牛肉用蜜糖、蒜茸、麻油、豉油和胡椒粉醃過夜。
2.燒熱鍋後下油,落洋葱略炒,再下牛肉炒至轉色,洋葱炒至軟身時,放入本菇和紅蘿蔔同炒,當紅蘿蔔至軟身,加青椒、大葱略炒,完成。

貼士:
若發現牛肉比較韌,醃肉時可加入切絲或打碎的奇異果,牛肉肉質便會變得鬆軟,比例是每5両(約190克)牛肉用半個奇異果。

1

2

韓式芝麻葉吞拿魚壽司卷

芝麻葉有一種獨特的香味,且吃法很多,可做成泡菜,亦可加入薯仔湯作調味菜,也可包着烤肉直接食用,甚至放入壽司中作沙律菜。韓式壽司冷熱食皆可,朴太最喜歡用錫紙包好壽司帶去郊遊,方便好味又健康。

材料:
飯5碗、壽司紫菜5塊、醃黃瓜/紅蘿蔔各半個、青瓜1條、蛋5隻、醃牛蒡/沙律醬各200克、吞拿魚2罐、芝麻葉(去蒂)15片、鹽2茶匙、糖少許
飯調味:麻油/鹽各1湯匙

做法:
1.飯加入麻油和鹽調味,拌勻。
2.蛋拂勻,煎成蛋皮,切開備用。
3.吞拿魚瀝油,加入沙律醬拌勻備用。
4.紅蘿蔔切絲加糖炒熟;醃牛蒡、醃黃瓜分別切成長條狀;青瓜去籽去皮,切成長條,下鹽拌勻,以去澀味。
5.壽司蓆上鋪上紫菜,薄薄地鋪上飯,依次鋪上蛋皮、3片芝麻葉、吞拿魚、醃黃瓜、青瓜、紅蘿蔔和牛蒡,捲起,切成每件1厘米厚的壽司,完成。

4

5

朴太是位不折不扣的幸福泡菜媽媽,因丈夫來港公幹,嫁雞隨雞,在香港一住便24年。雖然來港多年,但朴太的生活還是很韓式──不會說廣東話,每天煮韓國菜,家裏還有泡菜雪櫃。「泡菜跟其他食物不能同放,韓國每個家庭必定有泡菜雪櫃的。現在香港很容易買到泡菜,不過我愛自己做。」熱愛下廚的朴太自豪地說。

乖仔試味 大讚!

朴太為我們做示範,她的第二仔Peter就不停幫忙,剛做好韓式壽司卷,就聽到他大叫好吃,兩母子有講有笑好不溫馨。「Peter很喜歡自彈自唱,放上YouTube的短片很受歡迎,上年還參加過超級巨星!」朴太說着愛兒,臉上即泛起笑容。
回想起廿多年前的香港,幾乎沒有甚麼韓國貨,朴太一家每年都會回韓國三至四次,把一箱箱的調味料和食品帶回來,近幾年香港入口的韓國貨越來越多,朴氏一家毋須再做苦力。「超級巿場基本上可找到所有必須的韓國食物,不過有時還要到金巴利街的小店找些少見的產品。」金巴利街又叫韓國街,這裏由九十年代開始,由一兩家韓國食肆和商店變到現在有十多間,「韓國食品」就是其中一間。「91年來港,從事船食工作,為韓國船員提供食品,久而久之,就在99年開了這間小店。」韓國食品老闆丁炳煥說。初時光顧的都是韓國人,直至播出了《大長今》,丁先生便多了一批香港客,現在丁先生會引入零食和有明星人像的小食吸引港人,但他仍本着為韓國人服務的原則,堅持售賣很多獨家韓國貨。
韓國食品(2367 1719)
地址:尖沙嘴金巴利街1-D號地下

a.急凍豬血米腸 $100/包
腸衣包着豬血粉絲,味偏淡,吃時沾鹽和辣椒粉。
b.紫蘇籽油 $70
味道清香,多作調味,不宜烹調,含α-亞麻酸,有益健康。
c.韓國粟米 $40/3條
暗黃色間中夾雜暗紅或紫色,口感煙韌如糯米。
d.嫩蘿蔔葉泡菜 $80/千克
外形跟韓國古代未婚男子的髻相似,故又叫未婚男泡菜,葉幼長,質地粗嚡,纖維豐富。
e.芝麻葉 $25/30塊
即紫蘇葉,韓國人在吃烤肉時會用葉底包肉,讓葉面接觸舌頭,味道更佳。

Profile

柳英熙(朴太)
入廚超過30年,擅長烹調傳統韓國菜式,一直希望經營餐館,不過丈夫怕她辛苦反對,於是專心相夫教子,每天為家人炮製無添加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