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昨宣佈有意推出電子賬單收付平台,有聲音認為有與民爭利之嫌。金管局副總裁彭醒棠強調,最快於明年下半年推出的平台,不會出現與民爭利情況,由於屬開放式平台,歡迎其他金融機構參與。該平台可讓市民收取、查閱、管理及繳付電子賬單,包括港元、美元及人民幣3種較常用貨幣,使用範圍除了本港外,更可提供跨境至內地的轉賬服務。金管局助理總裁李建英表示,由於平台僅為零售層面服務,故不涉及內地資本賬問題,只要滙款不多於每日8萬元人民幣上限,該平台仍可處理,方便港人跨境支付如內地住房的水、電及煤氣費等小額費用。
或明年下半年推
彭醒棠昨表示,當局斥資近1700萬元研發電子賬單收付平台,有望於明年下半年推出,該平台無論在商戶對客戶,或商戶對商戶,均可提供一站式結合平台,預計可減省營運成本及時間。市場上已有繳費靈(PPS)等類似平台,PPS已有21家本港持牌銀行參與,滙豐和中銀香港(2388)是首兩大股東。彭醒棠表明,歡迎PPS加入金管局推出的平台。金管局補充已有10家銀行表態有興趣參與金管局平台,佔網上銀行客戶比例逾五成。提供PPS的易辦事在網頁指,電子支付服務每天處理逾30萬宗交易,總值5億元。對於新平台的推出,本港銀行普遍反應正面,中銀及東亞均表示,對於有利香港金融發展的舉措均會支持,相關細節則仍有待研究。滙豐發言人則說,會繼續研究相關措施的可行性,暫未決定是否參與。